首页 > 生活 >

南京姑娘杨子姗

2021-01-21 来源:时尚芭莎
南京姑娘杨子姗已经离开家乡很久了,但“南京”这两个字始终给她归属感:它蕴含着家人在成长中给予的安全感,一种让她可以坦然真诚面对外面世界的力量。

1

杨子姗

南京的梧桐和别处不同:树干敦实,离地一米处开始干脆地分叉,以一个擎天的姿势撑起茂密的树冠,街上细细密密的声音就被这层层绿荫裹进去。六朝古都,历史层叠在古迹和日常街道的缝隙里,它看起来比北京多一点矜持和温婉,也多一点舒展和慨叹。

南京姑娘杨子姗对这个城市名胜古迹的印象大多已经没有那么真切了。车一路开进中山陵,绕来绕去都是桂花香,她依稀记得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孙中山雕像,有很多树,有沉静的气氛。19 岁那年离开南京后,小时候的记忆渐渐淡了,虽然她时常回来,但每次也待不久。“这里既熟悉又陌生,它既是我的家乡,又好像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探索。”

这个城市一直在变化。“我以前住在内桥那边,靠近王府园,那一块现在成了南京的水游城,能和记忆里重叠的影子都一丝不剩了,去那一带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不细想的时候她也没往心里去,但说起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改头换面,她多少还是会有点惆怅。

杨子姗回来后也会出去走走,姑姑家就在夫子庙边上,虽然是游客满地的旅游点,杨子姗还是习惯去那里附近吃些东西。真正要找小吃她去老东门,多半直奔主题,来碗馄饨或是元宵。如果是早饭时段,选择就更丰富些,雪菜子、肉包子,排骨面、雪菜面,时间紧张的话可以买一个蒸饭包油条拿着走,糯米黑米混在一起压成米饼,里面放榨菜和肉,再加一根油条,整个卷起来。“每次吃我都觉得一个就太敦实了。”

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后,如果回南京时恰逢冬天,那种阴冷的感觉还是能一下把她带回从前。“可能这是我唯一不那么喜欢这里的地方。听到‘南京’这两个字还是让我很有归属感。”在北京她的大多数朋友都和工作有关,回到南京就完全没有工作这件事。“在两个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但回到这里就会觉得能接上地气,有更多生活的感受。特别是现在已经不在这里生活了,所以每次回来会更加珍惜。即使有什么不理想,你也愿意完全包容它。”

3

杨子姗

爱与安全感

杨子姗现在回南京多半是为了探望家人,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年纪都大了,她想多些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爷爷奶奶把她带大,宠爱多于期许。“他们不会一定要求我考到多少分,或者考不到又会怎样,没有过这种压力。”现在想起来她觉得自己挺幸运,在学校里也没有过那种竞争和分数的强压。“我都没上过补习班。”

爷爷奶奶还在工作的时候总是给杨子姗买许多东西,就连他们的朋友到家里玩,每次也都会给杨子姗带礼物,她记得被她叫作“姨奶奶”的大人们总给她带裙子,夏天根本穿不过来。“就小时候那种很夸张的公主裙,穿着可美了。”换季的时候每每有新的时鲜水果蔬菜上市,也不用杨子姗开口,奶奶就给买回家里。“她知道我喜欢吃什么,我根本没有更多的需求。”即使样样不缺,爷爷奶奶还是塞给她零用钱买早饭,周五还多一点给买零食。

这种无微不至且充沛的爱让杨子姗充满了安全感。小时候杨子姗是唯一的孙辈,等到叔叔、姑姑的孩子陆续出生长大,他们也不住在爷爷奶奶身边,杨子姗没有同辈之间的比较,得到的爱是独一份的。爷爷奶奶从不给杨子姗讲大道理,但他们如何为人处事,杨子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奶奶很慷慨很善良,对别人都是诚心诚意的好。”

逢年过节的时候,爷爷那边农村的亲戚会来家里拜年,捎来的礼物不管是什么,奶奶都开开心心收下,再回一份更好一些的礼物让人带回去。“奶奶那时是一家服装厂的厂长,可能她这边的朋友送来的礼物相对好一点,但她总是把这些礼物转送给乡下的亲戚们,把没有那么好的东西自己留下吃和用。这让我知道,‘礼尚往来’重要的不是这个东西有多贵重,而是一份惦记和牵挂,一份尊重。”

奶奶总是在尽己所能帮助周围的人,长大后杨子姗才明白,从小耳濡目染的这一切已经成了她心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以身作则,不然你天天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也不会听你的。小孩子对世界的第一感受都来自父母和身边的人。”

在这样安全稳固的环境里长大,杨子姗独自去面对外面的世界时没有戒备感。“到现在我对别人都完全没有设防的意识在。当然这中间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我也吃过亏,但我仍然相信真心可以换来更多真心,我还是相信人间有真情。”

5

杨子姗

做梦 · 造梦

到了高中阶段,杨子姗才生出一点对未来的迷惘感。“不是课业的压力,而是开始想到将来的人生方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给不到切实的建议,十几岁的时候靠自己的判断去假设将来的道路,杨子姗有太多的不确定。“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可这样有风险,那样也有风险。”

杨子姗从小喜欢音乐,奶奶说,那不如去学校里当一个音乐老师,稳妥,去电台里当一个主持人也不错。“可能大家一直就觉得在文艺方面能稍微看到我的一点点天赋,觉得可以往这方面发展,但肯定没有想过最后会变成一个演员,真的是误打误撞。”

“做演员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可以和一群人一起创造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你可以在里面生活,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可以感受很多东西。而在你表演的当下,如果演到了一场你自己觉得很满意的戏,你会有巨大的成就感。”杨子姗可以在表演的世界里做梦,尽情、放肆、无拘无束。“我可以参与这个梦,还可以创造这个梦。”

大学时她读的就是音乐表演专业,算不上实打实的“科班”,但她觉得无论哪一种背景都会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点没有造成过障碍。在表演的时候我也会去观察和学习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的技巧和方式,但他们没有给我造成任何心理压力,就类似‘没学过我就一定不行’,没有。”

2

杨子姗

最开始她也因为对拍摄方式不了解吃过亏。“我第一次拍戏,就是《致青春》的时候,被骂的一件事就是经常把后脑勺对着镜头。”

至今她都需要直视对手演员的眼睛。“有些演员如果经验比较丰富的话,他们可以借视线,但我没有办法,我一定要真的看着对方的眼睛,所以如果对方转过去,我就会不由自主够着去看他。”她从来不在意镜头在哪里,自己又要和镜头形成怎样的关系。“演戏的时候,我只在意如何和我的对手建立关系。”

每一次她都想把自己完全扔进那个故事里的平行世界中,但每一次表演都需要一点天时地利人和,她只能尽力。“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有时候也不是你想扔就能扔进去的。但我尽量做到自己在当下的最好程度,自己以后想起来至少不会后悔。”

4

杨子姗

主动地等待

杨子姗的第一个角色就是《致青春》里的郑薇,初出茅庐就在一部获得极高程度的认同和极大范围的影响的作品里担任女主角,对杨子姗而言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

“一个演员一生能有多少个达到这样高度的角色?一部戏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它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表达都达到了某一个标准,整体才能成就一种高度。”郑薇的人生跨度从大学一直到工作十年之后,她经历了很多人生和成长。“这也不是每一部剧都可能有的容量。如果我要等一个比这部戏有更高高度的作品才去演,那早就没戏演了。”

杨子姗参演的作品类型多样,青春片、喜剧片、惊悚片、文艺片都有涉及。“我从来没有规划过我下一步要演什么,然后去找。演员始终还是比较被动的,去想那些没用的只能自己徒增烦恼。只能看有什么角色、作品找到你的时候,你去做一个自己绝对认同的选择。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自己是开心地工作,而不要把自己逼到某种委屈、别扭的境地。”

杨子姗和电视剧《摩天大楼》的导演陈正道就是很亲近的朋友。他们相识多年,志同道合,彼此非常信任。“能成为朋友,能一直合作,必然是因为我们非常认同彼此,而且身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赵薇让杨子姗迈出了人生的电影第一步,是杨子姗的伯乐,也是杨子姗的师傅。“我对她始终是尊敬和尊重的感觉。《致青春》前我没怎么拍过戏,没什么经验,拍摄的那四个月里她手把手地教我,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东西都是她带着我起步的。”杨子姗觉得赵薇不仅把自己领进了一扇门,而且是一路都继续关心和照顾自己,是导师和姐姐。“ 她不能算是‘ 朋友’,而是在各方面都比朋友要多一点。”

6

杨子姗

赵薇在生活中非常随意和放松。“我见过她洗了头发没吹干就跑来片场的样子,远远就看到一个头发湿漉漉的人走来。她总是说,你别学我。”严格来说,赵薇是杨子姗认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明星”。“但她那么自然、鲜活,在工作上又非常严谨和高要求。在这些方面她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就是对自己的一些东西的衡量标准。”

最近,杨子姗主演的电影《乌海》获得了第68 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奖的费比西奖。她还没看过最终版的电影,有点意外也有点惊喜。“我是看完剧本之后很有兴趣。我其实是觉得艺术片我也是可以演的,也想和周扬这种类型的导演合作。他非常有创作欲望也非常认真。”机会来了她就好好抓住,但如果时候未到,她也不着急。“我不会去想‘我希望和哪几位导演’合作,万一等不到会很伤心。”

她知道现实的残酷。“但现实也能让你清醒。”究竟用怎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接下一个新的角色,她觉得还是“当下的感受”。“就是我对这个剧本有没有感觉,它有没有给我一定的发挥空间,如果没有我个人特别大的发挥,那么它是不是一个好本子,有没有传递一些正确的社会价值?”

每一部戏,她都希望至少能留下点什么。“别看完就完了。我们能为社会做得很少,但如果能通过作品去表达一些什么、去带领一些事情往好的方向走的话,我觉得会让我们这个行业更有使命感。”

 

总策划:Angela Zhou、高冷 / 摄影师:WangLei-and-JiangKun / 造型: Lindsay Yuan / 发型: Parco / 化妆: Jonathan / 统筹:肖珊、詹婧、丁琳、余璐 / 撰文:李冰清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