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沁
“都可以”女孩的温柔棱角
在《花儿与少年·同心季》里,李沁是那个永远说“都可以”的天使旅伴。不过她的随和,不是没主见,而是源于对团队的信任与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我们‘七老童心’的大家都很真诚,安排也合理,所以我愿意‘都可以’。”她笑着说自己是个典型的“P人”——不爱计划,擅长随遇而安。“你带我去哪儿,我都挺开心。出去玩,重要的是跟谁一起,不是非要去哪儿。”

李沁
从旁观视角看自己在《花少》中的表现,她也发现了自己不一样的一面:“大家发现我活泼开朗、吃饭很香、说话像小女孩……其实我确实是外柔内刚。”
柔和的只是外表,内心的坚持却从未让步。在大多数事情上她愿意配合,但在真正在意的事情上,她始终有自己的节奏。

李沁
付一笑:这一次,很“刚”也很“飒”
在近期上线的《一笑随歌》中,李沁把那份“外柔内刚”彻底外化,注入了“付一笑”这个角色。她是剧中“锦绣第一神射手”,外表傲娇凌厉,底色温暖赤诚。
“接这个角色,就是因为她很酷帅,和我近年的其他角色不一样。”李沁坦言,付一笑的“刚”和“飒”吸引了她。“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柔女主,她有她的棱角和信念,这让我很想挑战。”
剧中的打戏也成为一大看点。力量感与美感兼具的动作设计,让付一笑的形象更加立体。“拍打戏其实很考验体力与专注,但完成后特别有成就感。”

李沁
演戏:真诚是最好的台词
谈到表演,李沁不喜欢空谈理论,她更愿意落到细节处。“比如付一笑是神射手,那她射箭的动作、姿态、眼神,甚至呼吸节奏,都需要反复琢磨。”她认为,角色的真实感正是来自这些毫厘之间的打磨。
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她也乐于和主创团队不断交流。“有时候导演一个建议,或者对手演员一场戏,会突然点亮你对角色的理解。表演是集体创作的艺术。”

李沁
剧集播出后,李沁一有空就会追看。她还有个习惯:开弹幕。“你会发现观众看得特别仔细,我们对付一笑前期的一些小处理,他们都注意到了。有时候他们的解读比我们想的还细腻。”她笑称,这是一种“甜蜜的压力”,“所以必须真诚面对角色,观众真的什么都能看到。”
从《红楼梦》中的少年薛宝钗,到如今一个个立体多面的角色,李沁的戏路在不断拓宽。“现阶段我什么类型都想尝试,悬疑、现实题材……只要剧本扎实、人物丰满,我都愿意投入。”她眼神认真,“我特别期待能遇到那种一看就心动、非演不可的好剧本。”

李沁
放空,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工作连轴转时,李沁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一旦有空档,她最珍惜的就是“放空”。
“放松对我来说,就是没有工作、没有schedule,想起就起,想做就做。”她享受“一时兴起”的快乐:约朋友喝个下午茶、去打场网球、或者干脆宅家发呆。“能随心所欲,是‘P人’的奢侈。”
她坦言,自己越来越了解身体和情绪的需要:“知道接下来会累,就提前安排休息。睡得好,体力才跟得上。”
她也格外喜欢《花少》走过的地方:“挪威的极夜、布拉格的街头咖啡馆……都让我念念不忘。”

李沁
从“爱买”到“冷静”,购物如见成长
为了《花少》录制,李沁经历了一次“疯狂采购”,从服装、化妆工具到便携零食,零零碎碎买了一大堆。“所以我现在自然进入了‘购物冷却期’。”她笑起来。
她坦言自己从小爱“乱买”,这两年却渐渐清醒:“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现在更看重实穿、实用,不再为冲动买单。”
购物上做减法,人生选择上却更自在。她不再给自己设限,无论是戏路还是生活状态,都愿意保持开放。“随心而动,随意而行,这不是懒散,而是更了解自己之后的从容。”

李沁
在张弛之间,自成节奏
无论是戏里的付一笑,还是旅途中“都可以”的四姐,李沁始终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她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温柔地接纳外界的变化。
在快节奏的行业里,她用“放空”调剂忙碌,用“随心”对抗焦虑。不设限的表演选择、不刻意的生活方式,让她在光与影交错的世界里,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自在。
时间向前,故事继续。李沁带着她的清醒与温暖,在荧幕与生活之间,写下属于自己的章节——张弛由我,节奏随心。
监制:武宗杨 / 摄影:柳宗源 / 编辑、造型:Tanya Yu / 化妆:杨单 / 发型:查理 / 美术:ZHU / 摄影助理:可乐 / 统筹:开开 / 制片:FANG / 服装助理:彦云、Mohan / 执行制片:Jiaxuan / 作者:陈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