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姑苏绣郎张雪 古典针尖上的现代舞

2022-06-17 来源:时尚COSMO
小年前日,天色将雪。苏州镇湖薛氏刺绣工作室内没有开灯,张雪坐在临窗的刺绣绷架旁穿针走线,绣他最新的作品。这幅被他定名为《洗礼》的绣品,目前还停留在设计图状态:大幅黑色背景上,一束纯白圣光,击中占画面1/5的五彩山形。这是他在两年疫情后的纯精神性作品,“像人间的一次洗礼”。与大多数人不同,出生在苏绣之乡、苏绣世家的张雪,母亲本希望他是个女孩,可以承袭家中三代刺绣手艺。绣郎、85后……身上被贴了过多新奇的标签。对此,他一笑而过: 我只是遵从内心想法,埋头在苏绣这传统手艺里,表达自己的想法。

1

张雪

男儿手中线,传统穿新衣

张雪所在的苏州镇湖,被称为“中国刺绣艺术之乡”,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以“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著称,曾有“8000绣娘出镇湖”之名。苏绣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四大名绣,这与苏州本地养蚕、缫丝分不开。吴地的蚕桑刺绣使古吴先民从断发纹身走向锦绣文明,汉唐以来,苏州成为锦绣之乡,明代《姑苏志》载:“精细雅洁,称苏州绣。”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面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吴地即已有苏绣。三国时,吴国丞相赵达之妹赵夫人,认为画作不易保存,而自己又擅作刺绣,便将山川城池都绣成一幅图献给孙权。当时众人都称其为“针绝”,绣工盛极一时。至宋南渡江南,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江南刺绣风格,朝廷斥绣工300并设立文绣院,宋徽宗又设绣画专科。1956年,苏州虎丘塔发掘出4块宋代刺绣经帙。而明清,苏绣到达全盛时期。

身临绣气,张雪是看着母亲薛金娣的刺绣慢慢长大。三代苏绣大师薛金娣刺绣五十年,以仿古画见长,她的仿古画绣品又以“有法而又无法,师古而不拟古”著称。作品《冬景戏婴图》曾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耗时三年的《捣练图》获得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他从小看着母亲的苏绣作品收获国内外大小奖项,也看着她的视力因为常年刺绣而衰退。

工作坊接到一份清华美院的特殊订单,要求原创一件绣品。“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传统的刺绣都是来料加工,或者按古画、甲方的图纸绣出来就好。”看到母亲犯难,他开始出主意,“图案设计改了二十多稿,框架上的图案就找了三十多幅”,最后从青铜器上找,对方才满意。这对张雪来说是一个契机,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是真的要去国外学一个自己其实不那么喜欢的专业,还是在从小熟悉的领域做更多可能性的事?

张雪在苏州大学艺术设计硕士毕业时,毕业论文是《苏绣针法的发展历程》,研究周朝至今的针法演变。“工艺美术的学者大多会研究民俗或花纹,很少研究针法,因为针法偏实践。” 在跟随薛老师到新疆做刺绣技术扶贫时,看到当地锁针的做法与欧洲的法式针法相似,甚至与我国汉朝之前的针法相似,他想到丝绸之路上也许有过关于针法的交流,都使用钩针实现,而不是苏绣的一针一线。“如果沿着这条线索研究,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以针作画,可战国地图也可圣斗士星矢

对针法的研究,为张雪带来了真正的破圈。那是一幅被广为提及的绣品:《星空》。当他细心研究苏绣针法的时候,发现身边老师傅经常用到的针法只有五六种,而张雪在书上看到的刺绣有9大类、43种针法。“剩余的三十多种针法,他们为什么不用?”带着这个疑问,张雪整理了所有的针法。

随后便构想着如何在一幅作品中表现这些针法,他找到了星空中的太阳系。“我一直爱看科幻片,在这之前,传统刺绣从来没做过这类题材。”张雪用极套针绣太阳,从中间往外发散的针法,使得观者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它发射出的光线闪烁。“打籽绣又是立体突出的,套针、小乱针是两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针法,我将其用到一起,形成对比度。还有早先的锁针和辫子股针法,刻鳞针以前是专用来绣鳞的,我在鸡毛针里面又做了颜色的渐变……”

这并不是张雪第一次创新突破。自从他回到镇湖学习刺绣,练习针法用的都是传统题材,“如果我不做创新突破,而去做传统绣娘常做的牡丹题材的作品,那现在苏绣就不会有发展了。”他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绣,他自己非常喜欢简约风,但是刺绣作品中没有这种风格,于是自己原创设计多幅极简风格的作品,寥寥几笔,大片留白,以此绣苏州园林,中国古诗词里的春夏秋冬……有个别刺绣老师不太看好极简的风格,从技法上,它们不可能跟那些大师绣的繁复且传统的作品比,常年传统刺绣培养的市场也不可能买单。他们认为,既得不了奖,也不会有人买。

然而,他不仅把画面简化,把装裱也简单年轻化,甚至把载体也多样化,他把这些画面绣到手表、耳机、书签、领针、化妆镜……很快吸引了年轻人的喜欢和购买。2018年,张雪的故事被拍成视频广为传播,各种品牌合作纷至沓来,他发现刺绣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从源源不断的定制产品中获得更多灵感: “我会挑战绣战国地图,绣圣斗士星矢。”

连接工艺元宇宙,数字刺绣时代

一个悠闲的下午,张雪漫步在太湖边,抬头看到天空中一片云彩像极了一只凤凰。他拍下照片发在微博上:天空有瑞鸟飞过,我把它绣出来可好?张雪开始考虑跟苏州其他的传统工艺结合,最先想到的就是缂丝。“缂丝涉及布料,同时在苏工里面,缂丝和刺绣一直守着各自的一块天地,彼此割裂。”查阅资料的时候,张雪发现乾隆年间曾经出现过刺绣和缂丝的结合,但是因为造价太昂贵,买得起的人很少,没有被延续下来。“缂丝在传承上甚至面临更严重的危机,缂丝老师傅越来越少,这门手艺眼看就会消失。”

张雪找到缂丝老师傅,根据缂丝“通经断纬”的传统,用不规则的方式,先是三根黑线镶一根金线,然后是四根黑线镶一根金线,然后五根、六根……如此获得了夜空中群星闪耀的惊艳效果。在夜空中绣上一只腾空的火凤凰却显得更不容易。“因为用了缂丝面料之后,对刺绣的要求又不同了。缂丝的面料是不透光的,必须用擦印的方式把凤凰图案先拷贝到一张很透的薄膜上,用白粉或洋油把花型拓印上去。起针绣起来了,又因为缂丝的经线是很硬的生丝,如果用过细的丝线就会被割断,过粗又没有刺绣的精细雅洁,最后用一根丝线的1/8来绣,同时要保证做成双面绣,颜色从深到浅渐变,基本上每绣一针都要换线,前后做了有半年。”

当《国家宝藏》到苏州寻找一件能与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真珠舍利宝幢相对应级别的当代宝贝时,他们发现了张雪绣的团扇。苏博的宝贝是一件五代、北宋文物,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 木雕、水晶雕等十多种工艺,而张雪的团扇作品,将缂丝、苏绣、榫卯、团扇、宋锦融合在一起。“想起来挺遗憾的,其实很难在当代找出一件能与之媲美的东西。试想再过千年,我们能留给后人什么,让他们为我们现在的工艺惊叹?”

之后,更多其他传统手工艺进入张雪的视野。当他回头重新审视《星空》,他想到了与瓷器工艺结合。他到景德镇拜访瓷器艺术家,了解陶瓷的烧制技术,“丝绸和陶瓷当初在丝绸之路上绽放过光彩,现在为什么不能放到一起?”

他用青花瓷表现蓝色的地球,用汝窑青瓷做成天王星,用自然挂釉的深浅和露胎来表现海王星……“但是因为画幅很大,在刺绣加入的时候就不能卷绷,不得不把绷竖起来,两个人站在两边进行配合,一个穿针过去,另一个再把针递过来。”这幅作品初成的时候并不受欢迎。张雪拿去参展,被一个行业前辈否定了,理由是:这不算刺绣。但是张雪并不在意,他知道自己的尝试总是有意义的。

此后他还在《星空》基础上发展出三维装置的3.0版,刺绣与数字媒体结合的4.0版。“就像我最初做这些作品一样,我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探索苏绣发展的可能性。”

2

传承不分性别,年轻后浪不止于“来”

一根丝线的极致是劈成1/256,“ 在1/64的时候,已经是肉眼没法看见了,必须通过反光才能看到”,母亲以此绣出蜻蜓的翅膀。展厅里的每一幅作品,几乎都有与众不同的针法表现,“所以刺绣并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二次创作。”

在其母亲绣的王羲之《丧乱帖》前,张雪一一解读绣书法作品的难点:“要用丝线把笔锋的韵味绣出来,比如枯笔、飞白……一笔下去得用数不清的针脚来表现,既要有连贯性,又要有枯笔的味道。虽然都是黑色,却要用不同深浅层次的黑来表现,越是在一个颜色里,对色彩的控制要求越高。仅黑灰色线就要用20多种。”

还需要读懂王羲之的心境变化:“刚起笔的时候还是行书,每个字还是清晰可辨的,后面开始就越来越草,他每一次运笔是不同的,所以要读懂他的心境才能绣好。”

起初决定留在镇湖跟随母亲刺绣时,张雪每次去参加行业会议,总会有人跟他半开玩笑: “张雪,你要想清楚,这一行很苦的!”他笑着不说话。但母亲很高兴,她一直希望自己有个徒弟传承,“先不用想着将来怎么样,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张雪的价值观长期受母亲影响。

看了张雪和其母亲传统与创新互补的合作方式,周边的刺绣大师纷纷把自己的孩子从外地招回来,考虑起自己手艺的传承。“就我所知的,目前就有七位。”他认为这是好的影响,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回流。

最近几年,张雪还在工艺美院给刺绣专业的学生上课,“以前一个班几十人,最后通常只留下来一两个,大家都转行做别的事了。现在甚至一个班能有五六个男生了,以前刺绣是招不到男生的。”

一次讲课间隙,班长是一位男生,他跑到张雪面前,跟他说:“我中学毕业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是在网上看到你的故事,觉得我要跟你做一样的事。”班长把张雪的视频给父母看,获得了父母的支持,考上了工艺美院刺绣专业。这样的事让他备受鼓舞。但他还是认为,自己远没有达到能像母亲一样带徒弟的时候。张雪自叹在刺绣的道路上只有10年,“镇湖的刺绣大师,随便就是几十年功夫,相比之下我的刺绣之路刚刚开始。”他常常像一次次回头审视母亲的作品一样,一次次回看自己的作品,“这会给我新的灵感,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升级”。

TIPS:金针刺绣群芳样

1. 挑选苏绣时最主要的是看苏绣表面的光洁度,如果绣得比较稀的话,光洁度就不够,好的绣品针线绣得很密,使图案有立体感,光洁度高。同时从苏绣花线的粗细也可以辨别出优劣,苏绣中一根花线的1/2 粗称“一绒”,1/12 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

2. 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由于丝光的艺术效果,一幅精品使用的线色达几百种甚至上千种,针法也种类繁多,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接针、滚针、正抢、反抢等四十八种。更为巧妙的是,苏绣艺术家能运用劈丝技术,即将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分之一。

3.苏绣的技艺特色,大致可用“ 平(绣面平伏)、齐(针脚整齐)、细(绣线纤细)、密(排丝紧密)、和(色彩调和)、顺(丝缕畅顺)、光(色泽光艳)、匀(皮头均匀)”八字来概括,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绣品。

 

编辑:王逸敏 / 文:赵佳月 / 摄影:杨川 / 视觉:玉清 / 妆发:薛宁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