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屏风画艺术家张弘扬 一屏一画皆动情

2022-03-21 来源:时尚COSMO
张弘扬从事屏风画创作已经八年多了。国画专业科班出身的她,十年前从苏州来到北京。在胡同深处的院落里,她构建起一个雅致的诗意空间。作画,品茗,逗狗,看书……闹中取静的生活与她开朗的性格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比。画画改变了她的性格,北京改变了她的习惯,而漫长岁月里始终分明且温暖的,是屏风上那用心描摹的悠然图景,以及她对屏风画的热爱。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在这个由Z世代主导新兴消费的快节奏时代,她用自己的信念与理念,把屏风画这门历史悠久的技艺传承下去。

1

吹吧,记忆的风

记忆深处,江南的三月风雨和四月花草,像一股直达双手的强劲信息流,激励张弘扬拿起画笔。在她新近完成的2米×2米的《樱花茶室图》上,呈现着苏州老家后山上的景象。

“我家附近的寺庙是梁朝的,梁朝的塔下面有一个铜观音,所以取名为铜观音寺,寺庙里面有一片樱花林。”20世纪90年代,在那个社交软件方兴未艾、短视频平台尚未崛起的年代,即使是樱花盛开的4月,山中也不见游人如织的热闹。张弘扬在林子里无忧无虑地玩耍、拍照,享受无人打扰的初春时光。

沉浸在自然的亲近与浪漫里,张弘扬仿若置身仙境。尤其是樱花被风吹过的刹那,“有种飘零的感觉,物象特别唯美”。学画之后,她下决心创作一幅关于樱花的画。今春故地重游后,她用几个月的时间潜心绘制了这幅屏风画,记忆终于照进了现实。

小时候,家长送张弘扬到书法班和长笛班上课,可她没有提起太大兴趣,所以学了不到半年就放弃了。后来,她喜欢上了美少女战士、一休等日本动漫形象,没事的时候就照着画。

“我一直跟家里说我喜欢画画,他们想,我的诉求怎么这么强烈。但是家长不知道画画还会有动漫等分类,只是打听哪里可以学画画。”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父母找到的老师正是苏州吴门画派传承人顾荣元。拜师后,张弘扬才知道,国画跟动漫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如此,国画中画马、小鸟等形象的体验,还是给了她很多乐趣。在她学画信念动摇的时候,母亲用威严震慑了她。加上市级、省级美术比赛金银奖带来的荣誉,证明她是有天赋的。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国画。

如此一来,在大学选择国画专业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在那几年里,张弘扬初次接触到宋朝小品画,并在翻阅画册的时候,看到了改变她绘画材质的《山馆读书图》。画中的房屋很像她家乡村庄里的屋子,前后门中间没有门,或只有一个形同装饰的隔档。这个画面勾起了她的回忆。

“我小时候在老家玩,通常都是从前门冲到后门,就这样贯通以后,我在那里面休息,会有风的流动。有一次,我在那里趴着睡觉就冻感冒了。当时我想着,要是有什么东西把门的方向给堵一堵的话,可能风就不会直接吹到我身上了。”《山馆读书图》中的屏风让张弘扬灵机一动:“要是那会儿家里有一个这么大的板屏,是不是我那次就不会睡觉冻着了?”她的屏风画创作生涯,就在这遗憾与憧憬的对撞间拉开序幕。

2011年,张弘扬大学毕业,家人希望她报考教师资格证和公务员,找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她遵从父母的意愿,到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任教。然而,每天上完课回家,她都感到身心俱疲。重复而无聊的生活维持了大约半年,她不想一辈子都困在一个地方,张弘扬毅然辞职,决定重拾画屏风的梦想。

2

六联屏风《悠居图》,于2021 年创作

宁静以致远

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直延续到张弘扬寻找第一张屏风的时候。由于好不容易才找到适合的屏风,她一激动就欠考虑地直接落墨了。“那个屏风的金箔面,跟我预想当中的画面完全不一样,差不多像在塑料上画画一样,它也不吃墨。”这类屏风不好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金箔本身难画;二是在上百年时间里,其表面变化让作画结果难以预估。

一筹莫展之际,同行朋友建议她先在屏风上拍一层薄薄的婴儿爽身粉。虽然这一方式解决了上色问题,但效果还是跟画在宣纸上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她改变了磨墨作画的习惯,转而使用墨汁或黑色颜料。

在不久后的一次创作中,她遇到了一点小意外—刚开始,墨色黑亮悦目,谁知不到两分钟就变得灰暗了。她试着用浓墨汁往上盖,结果还是一样,她只得向裱画店的师傅求教。最终,他们认定原因很可能是漏矾。张弘扬边画边刷矾,矾水所及之处,瞬间恢复了新鲜浓艳的墨色。完成后,她开心地跟朋友喝茶聊天,只听大家一声惊呼:“怎么回事?!”回头一看,屏风全变花了,“原来是一个叶子的点点,现在看过去全是模糊的长条形,墨就像炸开了一样。”

经过一天一夜的焦虑等待,屏风终于阴干。张弘扬把炸开的灰色图案当作一个淡墨的层次,用浓墨勾勒出第二个层次。两个层次叠加,反而让原来单一的画面变得更有厚度。“正面看,它是一棵有层次的树;侧面看,它的树叶和树干都是一坨一坨的。它会随着你走动和视线的位移,从一个模糊的画面,慢慢变成一个很清晰的画面,那挺有趣的。”如今,她不必再为作画工具而操心了,因为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会帮她介绍合适的屏风。屏风画得多了,她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通过互相介绍推荐,她也逐渐积累了一些喜欢她作品的客人,有时也会有人直接带着屏风来定制。她一般会让客人规定一个大方向,比如是山水还是花鸟。但过于具体的主题限制,她是不愿接受的。

对于自己的作品,张弘扬秉持“一边肯定一边否定”的态度。“一个画家不能一直觉得自己画得很好,那样的话,我会觉得没有进步。”因此,她通常会把作品放上一年半载再拿出来看,假如依然觉得喜欢,那才称得上一幅十足的好画。有些画却是她一开始很惊喜,可后来感觉很没意思的。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张弘扬会去各类艺术展搜集灵感,或去看看画家朋友们目前在画的东西,也会跟他们聊天。在这动静交替的沟通当中,张弘扬找到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

眼下,张弘扬正在准备今年的画展,每天从中午12点画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不办画展的时候,她白天上课,晚上画画,想休息了就回老家,或者出去玩。她从前大大咧咧,非常外向。把画画作为职业后,积累得越多,思考得越多,整个人逐渐安静下来,给人以性格内向的感觉。

不过,张弘扬也可以是洒脱而活泼的。她喜欢跟小姐妹们聊天,或者去大自然中看风景,感受生动的气息。旅行中捕捉到的画面、气韵或心情,都有可能被她呈现在屏风上,提升整幅画的气质

3

用水勺取水放进砚台中,用墨块磨出墨,用水调出不同的墨色

梦想降临的时刻

张弘扬的居住环境和日常节奏,颇有几分归田隐居的意味,但她不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让自己跟社会脱节。一方面,她能借助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随时随地与外界沟通,了解周围发生的事;另一方面,“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有才华、有能力,总会被这个时代和社会所发现。“我觉得这个时代,还是一个你有才华,大家都愿意来了解你,都愿意来挖掘你的时代。” 张弘扬觉得,真正有才的人一般是不会被孤立的。

这个观点放之屏风的发展史上,似乎同样成立。据记载,屏风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专门设置于皇帝宝座后面,以木为框,高八尺,裱绛帛,上绣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起初,屏风作为天子专用器具,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汉唐时期,屏风走进达官显贵和富裕人家,其形式也比之前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值得一提的是,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造纸术发明后,屏风则多为纸糊。

屏风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并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受到更广泛大众的喜爱。名人使用过,或画家描绘过、名家题词过的屏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到了明代,挂屏的出现,标志着屏风的使用已经超出了实用范畴,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如今,屏风种类繁多,一般按形制、题材、材质和工艺划分。

张弘扬告诉COSMO,即便在当代,屏风画也没有明确的流派,“基本上,你画在纸面上什么样,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画屏风。”屏风只是一个载体,具体画什么内容,用什么风格,在于画家个人。

从事屏风画创作八年多来,张弘扬有感于大环境的变化。

“身边的人对屏风的了解更深、更多了。以前跟他们讲屏风的时候,他们需要反应一下,对‘屏风’这两个字,或者说对这个事物的认知,比较模糊。现在说到屏风,他们反而能比我接触到或认识到更多的屏风种类、样式和画面。”

张弘扬观察到,屏风在当代人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以前,人们在做装潢或陈设时,很少会考虑到屏风;而现在哪怕只是为了美观,他们也会用到屏风。用户的变化带来了行业的变化,随着国内装裱店、家具店的加入,屏风的样式、支架、装饰材料等也变得日益丰富。

站在绘画角度,屏风画和国画的显著差别主要有两点。其一,屏风所使用的画面往往与宣纸不同;其二,国画是在水平面上作画,屏风则是画在垂直面上,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学、化学知识;其次,创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正如张弘扬所言:“掌握好纸面上的绘画技巧以后,在屏风上画相对来讲就会熟练一点,不会一下子手足无措。”

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国画,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屏风,也就意味着屏风画能得到越来越好的传承。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作者灵活运用全媒体带来的便利,必将有助于屏风画的发展。“我觉得画家不能特别独,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大胆走出来,让大众去了解你的艺术。要让更多的人去观看、去了解你在做的事,去关注到你的画派、你的屏风,等等。所以,可能就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像抖音、微博、小红书这种平台去推广。”

看完樱花回京的高铁上,邻座乘客问起张弘扬的职业。“我是画画的。”这个回答瞬间勾起了那个人的好奇,他接着问: “你的梦想是什么?”张弘扬被问到了。

曾几何时,她和许多学画的人一样,做着遥不可及的画家梦。而现在,她或许会这样回答:“在能养活自己的前提下,把美术美育这一块发扬光大,并且把我们吴门画派这一脉继续传承下去。如果能再发展一下,那就更好了。

屏风类型全知道

一提到屏风,外行人往往觉得这是家中的一件大玩意儿而不敢入手。实际上,屏风的种类多样,大小多样,可作为家中不同区域的点睛之笔。

4

插屏

插屏属于带座屏风中的一种,一般是独扇,所以别名“一字屏”。一般指的是单扇插在特制底座上的屏风,可装可卸,体积有大有小,在明清两代盛极一时,往往会出现在清宫帝王及后妃的寝宫中。插屏的单扇除了画,也可以是玉石材质,把玩性和观赏性都极高。

折屏

从名字上就可以大概知道,折屏指的就是可以折叠的屏风,折屏的单扇的数量一般会在四、六、八或是十二片。折屏普遍没有屏座,在放置的时候会曲折成锯齿形。一般形体较大,会陈列在家中显著的位置,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通常也拥有分隔空间、挡风的硬性功能。

挂屏

挂屏,简而言之,就是可以挂在墙上的屏风。挂屏是从清初开始出现的,通常成对或成套使用,在雍、乾两朝的宫廷中风靡一时。相比于普通屏风,挂屏的优势在于并不会挤占空间,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

桌屏

桌屏即是摆在桌上的屏风,形小易移动。有些插屏也可被称作桌屏,但桌屏并非都是插屏,也有不可拆卸的桌屏。古时候,桌屏会被用作室外挡风,防止风吹落桌上的东西。不过放在现代,桌屏的功能性就大大减弱,通常就是为了高雅。

 

编辑:贺植阳 / 拍摄:杨川 / 撰文:洞照、贺植阳 / 化妆:杨凯淳 / 发型:三水 / 视觉:玉清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