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V CHINA

封面人物 | 蔡依林:欲乐由我

2025-07-01 来源:V中文版
喜爱她的人见证她一步步从打破最初甜美框架,拥抱多元曲风,完成从偶像到歌手的首次蜕变;借由《舞娘》颠覆性将体操、彩带舞、钢管舞等元素大胆融入流行舞台,为华语乐坛的“唱跳天后”定下全新标准;从Muse里对自我艺术人格的探索,再到UGLY BEAUTY里解构诸多社会议题,拥抱脆弱,直面自我情绪,打破审美边界;这些年,她以一张张里程碑式的专辑,完成了从“偶像Jolin”到“现象级Artist”的蜕变。而如今回看,一切仿佛一株狂野生长的热带植物,历经热烈、喧嚣,灌注足够多的雨水和风暴,长成了如今让人仰视的有力姿态。

22

蔡依林

而就在十余年前,彼时蔡依林曾认为自己无法相信娱乐圈有所谓永恒,光之外的人们,总是争先恐后来回张望,找到一个寄托,去记住,然后忘记。“总有一天也会轮到自己。” 当时这番结论并非坦然,更像是惶恐,催促她不断快跑,用尽百分百的全力,去和时间竞赛,而她似乎真的暂时赢了。这胜利制造了华语流行乐本世代以她命名的一种流行现象。但在这短暂胜利的片刻,当我们与蔡依林对坐,企图听她好好和我们讲述一张她做了六年的新专辑,企图听见这位流行女王如何再次狂野生长时,她却告诉我们,这次有种一切回到原点的全新感觉。那些主动求存的过去,已不再是她需要向外界证明的武器,而是纯粹满足自我的表达。

21

蔡依林

Pleasure企划最初确定的那一刻,源于一些脑海中模糊的念头。这些年,蔡依林经常回想过去,其中并无太多怀念,更多的是对过去的自己提问。当时真的有感到满足吗?无论是在完全隐秘的个人经历中,抑或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里,这些自我提问构成了Pleasure专辑最初的概念雏形。在一次次和自我的对话中,她隐约捕捉到一些阴影,并试图挣脱这些阴影带来的束缚。那些做过的选择、表达,有没有受到社交网络声浪的影响?究竟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一个接一个疑问涌出,继而似乎所有已作答的问题,又分别重新有了答案,而尚未开始作答的题目,也继而被打开更多空间。

25

蔡依林

更像是我重回起点。

参与Pleasure制作的契机或许偶然,但真的开始做起来,蔡依林形容这六年时间好像是对自己认知的洗牌。太多东西需要去理解和学习,而除了重新梳理对自己内外世界的探索成果,制作人的工作也让她开始有了新的满足感,坊间流传的“修改34次编曲”的故事,便是这一满足感的一个事例。蔡依林笑言这只是众多制作花絮中的某一条而已,除了34次的修改,也有那种来回两三次就一锤定音的时刻。

24

蔡依林

但无论哪个版本的花絮故事,有一件事始终确定,那便是她开始更乐于毫无保留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六年的音乐探索之旅,蔡依林多了一句不经意之间惯用的口头禅—— “我觉得”,这句话频繁出现在她和音乐合作伙伴陈星翰的对话里。

26

蔡依林

一开始意见的表达会显得零散,那个“我觉得”之后的部分,往往不会是最具体的见解或答案,多是那些她随时记录在手机和iPad上的灵感草图。她也会迟疑这样的沟通是否徒增制作工作的痛苦。但随着沟通的往复,灵感在反复的打磨和确定中,最终变成了清晰的答案后,过程的痛苦似乎也带来了更充分的快乐。

就像在暗房洗一张照片,底片不断经过层层过滤,“制作过程永远充满不确定,但我开始不去总是考虑自己的念头对不对,我会先丢出来,不给自己设所有提前限制”。

31

蔡依林

专辑发布后的第一周,她和团队仔细留意社交网络上的种种反馈,从对封面蛇元素的剖析,到研究首发MV的镜头调度和叙事寓意。这些事情过去也会做,但蔡依林觉得Pleasure这次自己的心境似乎打开更多。

27

蔡依林

我觉得自己像一问图书馆,而粉丝是我的图书管理员。

有些联想和阐释,比如认为这次的视觉形象和之前的专辑有做call back,把两张专辑的视觉语言做了统一关联。刷到这样的解读短视频,她会先是惊讶,没想到乐迷可以做到这种认真程度,继而会让她想起专辑制作时的种种细节。真相或许没有这么多严丝合缝的设计,但未必就是全无关系。反倒是这样令人感动的解读,会让她不时想起,许多次不同时间的制作会议,她与不同的制作团队,开展的对每一个环节的沟通,那些讨论,气氛有时也同网络评论一样,有击掌称快,也有彼此反复确认和折磨。最终,他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并制造出足够多讨论空间,她认为这也是一种理想中的“Pleasure”。

29

蔡依林

这六年的过程我已经非常满足

在UGLY BEAUTY制造出华语流行乐的本世代现象级高峰后,Pleasure到底会带给自己什么?蔡依林告诉我们,虽然答案目前还不清晰,但有一点她十分肯定:她远比过去更加坚信流行的力量。音乐从来都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表达和探索总归是不容易的事情。艺术家需要足够自我,而流行艺术家则既要自我,又不可以绝对自我。除了更需要勇气,你还需要更多的智慧,要把自己浓缩,变得简单、可碰触,又同时要复杂、立体、推陈出新;你要完全尊重自己,又同时号召别人,目的只为把更多的人聚拢在一起,平分每一种力量。

28

蔡依林

或许这就是Pleasure的核心。蔡依林说,成长至今日,她已然接受生活早已同流行娱乐融为一体,而流行娱乐的本质就是满足,我们首先满足自我,继而满足他人。多年前她对于自己所投身的世界的迷惘,如今已完全消散,成为一团燃燃不尽的绚丽火焰,是她生活的最大能源。

尽管有时,她也会有小小的犹豫,“我现在有时会觉得自己心中也有条蛇,当我有了一个目标,或者我自己能够做到什么时,这条蛇就会出现。它变得非常有吸引力,令我想要不计代价地去满足它”。

34

蔡依林

她很难讲清楚这样的感觉,究竟会把自己带到何处。Pleasure的专辑概念定调源自一部多年前看过的纪录片,那是一部剖析人类内在欲望的纪录片。彼时看过后,她想,新专辑也想要探讨欲望以及欲望的满足。而随着Pleasure的推出,她又一次试图对自己提问,对于眼下的欲望,她对自己是不是完全诚实。

32

蔡依林

这些年,时而在各种社交媒体、社群讨论中,看见自己的名字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表达的喻体,那种狂热的爱散发出的力量有时也会让蔡依林警觉。那些声音背后有着无比巨大的期待,而自己究竟可以满足这样的期待到何种程度?像这样不知疲倦地燃烧下去,她会被这种满足所反噬吗?

33

蔡依林

然而更坚定的答案似乎总是在问题还没完全想清楚时出现,那仿佛是她与生俱来的力量。从十几岁因流行歌比赛出道,到今日站在华语乐坛的塔尖,这些年来,这份力量似乎介于命定和后天之间。它并不晦涩,轻易可以填满人情绪的空白,像是一首全世界无人可以拒绝的流行乐,有急促的鼓点,雀跃的节奏,足以抚慰各色人等的韵律,有鼓舞人心的舞蹈,又有挑衅激烈的视觉。它尽管总是颜色鲜明,表达直率,却不轻易冒犯他人。它是爱,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30

蔡依林

不用特别担心,想做便去做,想停就停,因为爱始终都会存在。如今,蔡依林会尽可能在自我满足的节奏中去工作和生活。不工作的时候,她尽可能杜绝社交网络,过滤掉绝大部分令人分心的信息,并且尝试做一些最好只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切断绝大多数外界的联系。她提及最近的学习爱好是金钱,但很快又和我们补充道,不是为了赚更多钱或者怎样,而是在学习如何使用钱。“我以前不太理财的,觉得很烦,但这两年开始发现理财的有趣,如何处理钱,那些数字的进出,学习钱的各种规律,其实偶尔会让我有一种被钱理解了的感觉,理财也是一种我表达自己的方式。”

 

 

出品:李晓娟 / 监制:滕雪菲 / 摄影:陈漫ChenMan  / 造型:Clif SzeTo / 艺人统筹:D.o / 执行造型:Jingjing / 特邀访问:武从文 / 特邀撰文:小秦 / 化妆:亚历Ya-Li / 发型:JOHNNY HO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