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芭莎

为什么斯诺克世锦赛夺冠那晚,赵心童要哼粤语歌?

2025-07-07 来源:时尚芭莎
以外卡身份从资格赛一路闯进决赛,并最终摘下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的桂冠,成为获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赵心童的逆袭故事,让中国的斯诺克球迷们欣喜若狂,更让所有人为之赞叹。这个奇迹的缔造过程,充满了曲折、突破,以及坚韧的等待。

15

赵心童

赵心童爱唱粤语歌,他告诉我们,当处于不利形势或被对手追分时,他会想办法找回自己惯有的节奏,这时一个好办法就是回忆那些熟悉的歌。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的最后阶段,对手马克·威廉姆斯一口气追了三局,不要说观众,赵心童自己也有些慌,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哼起了陈奕迅的《苦瓜》:“开始时捱一些苦,栽种绝处的花……”

“我知道自己只需要一局就能拿下比赛了,所以一定要静下来,等待那个机会。”第四节的第四局,那个机会终于出现,他也没有让它溜走。终于,他赢下比赛,创造了斯诺克运动的历史。

在所有的球之中选择了台球

赵心童从小就迷恋各种球,当被问到“你是怎么走上打球这条路的”,他立刻打开手机相册,一张张给我们翻童年时的照片:足球、篮球、保龄球、乒乓球,以及各种不知名的什么球……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他,只要一抱着球就笑得很开心。“其实我也曾经很喜欢足球,但爸妈觉得我太瘦弱了,很可能在对抗中受伤,就没让我往下踢。”

他生平第一次接触台球,是父亲去玩的时候带上了他。“大概小学一年级,七八岁这样,我爸说我打的第一个球就进去了。后来偶尔有空就会跟他去玩,不过也没有给我找教练。玩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说可以让我尝试一下,找个专业的老师学学看。”12岁那年,父亲给他找到了带出丁俊晖、肖国栋等斯诺克名将的伍文忠教练。一年后,赵心童决定走职业球手这条路,父母认可了他的选择。很快,他就辍学了,专心致志地投入斯诺克的怀抱;但他一直坚持每周都接受不同文化课老师的辅导, 这样练球也更有悟性,进步更快。

少年时期,赵心童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他在14岁拿到了外卡参加上海大师赛,和一众一流高手对战时毫不怯场,展现了极好的手感和比赛气质。传奇前辈史蒂夫·戴维斯曾经写道:“这个男孩非常优秀,比我见过的那个年龄段的任何人都优秀……”斯诺克史上拿过最多世锦赛冠军的罗尼·奥沙利文,也对年幼的赵心童在球台上的表现印象深刻。

赵心童身上有一种非常特别的自信和乐观。“我是那种哪怕上一场球没打好,也会告诉自己下一场会打好的人,这个球没进,也不担心下一个球会不进。”他觉得,这种心态要归功于父母一直以来的“放任”。“他们基本上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也因此,离开赛场的那段日子里,他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在2021-2022赛季,他曾达到过最高第六位的排名。“只要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只要坚持去训练,我觉得肯定有一天,我还是会回到那个位置。”

12

赵心童

曲折的四个巡回赛冠军

2024年7月,赵心童重启了征战斯诺克的旅程,开始准备两个月后的系列赛事。他此时的积分为0,只能参加为“纯业余选手”设置的欧洲巡回赛Q Tour。这个赛季的Q Tour一共有七站比赛,如果在11月16日之前获得前四站比赛中任何一站的冠军,他就能拿到本年度英锦赛的外卡;而如果想要拿到2025世锦赛的外卡,则必须拿到累计积分的第一名。

因为许久未在比赛的氛围下打球,赵心童心中既有一份跃跃欲试的期待,也有一点急于赢球的紧张。9月20日开始的保加利亚索菲亚站,是他参赛的第一站,挺过两轮资格赛之后,正赛首轮遇上了一位老将——曾于2008年打入英锦赛决赛的克雷格·斯蒂德曼。赵心童以3:4惜败:“(斯蒂德曼)七局四胜,有一定的偶然性,我还没有找到比赛的感觉,所以不是很顺利,发挥得不太好。”

很快,到了10月4日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站,他在决赛还了斯蒂德曼一个4:3,并打出两杆过百。接下去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站,他继续在半决赛中战胜斯蒂德曼,最终斩获复出以来的第二冠。这一站,他打出了满分147,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Q Tour打出147的选手。

凭借两个Q Tour分站赛冠军,赵心童进入了2024英锦赛的资格赛。三年前,他曾站到了这项赛事的最高领奖台,那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首个排位赛冠军。以英锦赛作为这次回归的起点,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11月23日开始的资格赛一共打了四轮,他赢得都比较轻松,然而来到正赛,却在首轮以一局之差被肖恩·墨菲拦在十六强之外。

事后想起来,赵心童认为问题出在了自己太想证明“我回来了,我能赢他们”,以至于背上巨大的压力。“墨菲是顶尖的选手,常年都保持在前几名,他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要想赢他挺费事的……斯诺克是一项非常安静的运动,心理波动导致你犯错误的概率非常大,但是想要赢的话,就得比谁犯错误犯得比较少。”

接下来两个月的奥地利维也纳站和比利时蒙斯站,他再一次整理心态,分别经过七轮和八轮鏖战,又拿下两个冠军。“虽然我赢了四站,但过程还是挺曲折的。这里集中了全世界的业余高手,每一场赛程都很短,稍微厉害一点的选手,你给他一个机会,他就有可能一杆打完。其中有两场球,一场是在曼城,一场是在奥地利,我都是马上就要输了,但后来还硬给扳回来了。”

奥地利站那场四分之一决赛,赵心童0:3落后,再输一局就要离开;但他最后连赢4局完成逆转,这样的比赛对心性是极好的磨练:“赢了之后,会让我有更强的信心继续赢下去。”最后一站,他没有打,因为已经确定自己会以巡回赛的最高积分跻身第二年的世锦赛。

11

赵心童

“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迎战世锦赛,赵心童提前二十多天来到了英国,那是2025年的3月份。“先把时差倒过来,然后就开始每天差不多五六个小时的训练。”训练是在一家俱乐部里,很多职业选手都会来这里,可以自己练,也可以找人打对抗。他还记得,那段时间自己的心情非常好,因为即将投入这个赛季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比赛。“在练球的时候特别有劲儿。”

赵心童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起两年前,我的球在合理性上进步了很多;虽然过去也拿过冠军,但在这两年的训练中,我领悟到之前打法上有很多不成熟,现在能做得比以前更好了。”

赵心童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从小有大概200度近视,以前因为怕养成依赖,打比赛时一直不戴眼镜,趁着没有高强度比赛的这段时间,他就把近视手术给做了,立刻发现“世界前所未有的清晰,以前看不清的球现在都能看清了” !不知道当时让央视解说嘉宾庞卫国连连惊叹的“让职业球员都很嫉妒的准度”,是不是与此有关。

和那些具有很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项目不同,斯诺克比赛其实不需要针对对手去做太多研究。“看似是两个人的运动,其实是打一个人的球,因为人家给你机会时,整个场上的时间都是你的,跟对手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你的对手是奥沙利文还是业余选手,只要把自己做好,你就能赢。”赵心童解释说。

4月3日,离世锦赛开赛还有4天,赵心童度过了自己的28岁生日,陪他过生日的还有另外几个同为斯诺克球员的好朋友。女友为他定制了一个蛋糕,上面图案是世锦赛冠军奖。“只是一个寓意吧,就想预祝我取得好成绩,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

14

赵心童

“要学会把紧张藏起来”

进入世锦赛正赛之前,首先得突破资格赛,从4月7日到16日,赵心童依次战胜了四位对手。最后一轮是对艾利奥特·斯莱瑟。“这可能算我这次比赛最凶险的一场球了吧。他本来是能追到9:9的,那样的话就要打决胜局了;但他出现了失误,我抓住机会一杆拿下了比赛。”

‌到了正赛,八进四和克里斯·韦克林的那场比赛也让赵心童后怕不已。两个人的状态都可说是糟糕,失误不断。尽管赵心童一路领先,但他非常明白那只是因为对方比自己的失误还要多而已,如果韦克林状态调整过来,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后来,韦克林在接受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官网的采访时也提到,和自己对决的那场球,是赵心童在整个世锦赛中表现得最有可能被击败的一场。

半决赛遇到自己一直视为偶像的“火箭”奥沙利文,赵心童反倒特别放松,因为他依然觉得离冠军非常远。历史上,亚洲选手在这项赛事上拿过的最好成绩是丁俊晖在2016年打进过决赛,傅家俊在2006年打进过半决赛,迄今还没有人登顶。那场比赛赵心童状态爆棚,精彩球不断。“没有想着能赢,就像打表演赛一样打完了。”

“但是当我真正进到决赛,觉得只需要一场胜利就能兑现梦想了,心理波动会很大很大,那几天觉也睡不好,半夜能醒个五六次。”赵心童回忆说。决赛面对的是三届世锦赛冠军得主,同样左手持杆、以准度著称的马克·威廉姆斯,第一次间歇前赵心童就打出了7:1。当互联网媒体上一片惊呼这压倒性的比分,中国球迷开始憧憬将要有一位本土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横空出世的时候,赵心童本人已经陷入了“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紧张”的状态,紧张得“连呼吸都是错的”。

但是在电视转播镜头中,这一切根本看不出来,从始至终,赵心童的神情一直给人波澜不惊的感觉。“因为你要把它藏起来,小时候教练就会教我们,哪怕很生气,也不能发脾气,只要情绪波动,就会导致接下来的比赛很难进行下去。你要学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忘记上一杆的失误。”

最终,情绪稳定的赵心童等到了那个机会。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那条振奋人心的新闻:2025年5月6日,在全球数亿观众的注视之下,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比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决赛冠军。

13

赵心童

“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也许情绪稳定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赋。在朋友陈诚的印象中,赵心童生活中也从来不发火,稳得可怕。大家有时候会“整他”,知道他不吃辣,就专门去很辣的餐馆。“有一次吃火锅,他喝了九瓶矿泉水、三瓶凉茶、一瓶绿茶,还是笑眯眯的。”他们去唱K,赵心童唱得不怎么好,“我就会告诉他,你唱得不对,然后应该怎么唱,他都会听进去,然后试着改,一点一点地进步”。

8岁那年,赵心童从电视上看到丁俊晖拿下中国公开赛的冠军,站在领奖台上。赵心童隐隐感到有一种憧憬,“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也会一直打台球,只是梦想“让大家都知道我”;二十年后,这个梦想实现了。

斯诺克世锦赛夺冠后,回国在机场见到手捧鲜花成群结队前来迎接的球迷,他的反应是吃惊,“真没想到会那么多”。出门打车,下车时司机——一位老师傅,会喊出他的名字:赵心童,你好呀。从回到深圳家中的那天开始,各种采访就没有停过,一直有媒体找过来。他还开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弹幕根本看不过来,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成名后的许多改变,他都有所预料,也需要时间慢慢去适应。“我很乐于尝试新鲜的东西,觉得可以学习一下;像这次拍摄,和以往的那种拍照都不一样,很有趣。”但他强调,作为一名职业选手,重心肯定还是在斯诺克上面:“打好每一场比赛,取得更多的好成绩,就会让更多人注意到这项运动吧。”

 

 

编辑:李津 / 摄影:危玮 / 采访&撰文:小庄 / 造型:丁佳佳 / 化妆:宋秉宸 / 制片:Kaya / 造型助理:姜慧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