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V CHINA

人物 | 陶昕然:用十年为“真实的人”讲故事

2024-11-26 来源:V中文版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对西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爱你,他们会大哭;但对亚洲孩子这样说,根本不会伤害到他们分毫。虽然这是对群体的刻板印象,但也呈现了大部分亚洲人在表达爱和接受爱时的隐晦心理。我们和陶昕然探讨了时间带给她的体悟,她对人的复杂性和家庭亲密关系的理解,以及她兼任总监制、主演、总制片的电影《夹缝之间》中为“真实的人”讲故事的决心。

12

陶昕然

岁月如梭

在真人秀《是女儿是妈妈》中,陶昕然与母亲一起出镜,通过这个节目我们看到了一个来自过去的陶昕然。母女关系一直以来意味着一段复杂而纠葛的亲密关系贯穿一生且不容忍视。虽然母亲曾坦言因为职业袱对陶昕然异常严厉,也曾在节目中鼓励陶昕然“控诉”,但陶昕然在节目的采访中只是紧紧拥抱了妈妈。步入社会上学、工作,成为妻子、妈妈,她才意识到妈妈曾经的不容易。

“(与妈妈的相处)不是谨小慎微,

而是在意彼此。”

其实在真人秀之前,她们就已经随着时间和身份的交汇愈发理解彼此。此前陶昕然一直没有机会和妈妈单独朝夕相处一段时间,所以此次录制的机会弥足珍贵。陶昕然和妈妈同住一个房间,经常深谈。在云南拍摄时,老人家因为要睡午觉,没有参与下午的录制,录完回酒店的陶昕然不忍心吵醒妈妈,没有回房而是选择出去溜达。

“但这种付出是双向的,

如果是我在睡觉,

她也会选择这样做。”

这次录制结束后妈妈就和她讲,自己更直观地了解了演员这个职业的性质,不能按时吃饭、不能按时睡觉,使得她比以前更加在意陶昕然的感受。

17

陶昕然

理解是相互的,陶昕然也在逐渐步入母亲的人生轨迹。随着身份的叠加,她从叛逆的青春期,想要逃离家长的权威,到进入成人世界后理解父母物质生活上的压力,为人父母后对母亲身份和责任的瞬间理解。

有了女儿后,她暂时搁置工作选择做一名全职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也选择了与上一代不同的方式,借助心理学和育儿书籍,试图消解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她把亲子关系放在了分数、能力和天赋的前面。

“我希望在女儿眼中是个有力量、

温暖、

可以依靠的人,

而不是一个权威、

不可反抗的存在。”

相比电视娱乐和互动游戏,陶昕然更注重女儿接触自然的户外活动。她认为相比接触科技设备和纷繁信息的机会,玩泥巴、玩沙子、嬉水甚至捡树叶这种近似父母童年的朴素玩耍更重要。

19

陶昕然

与其他家长给孩子用手机或设备播放的形式也不太一样,陶昕然会自己给女儿哼唱儿歌。

在聊到80后童年的儿歌,如《歌声与微笑》《种太阳》《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鸥》《乘着歌声的翅膀》时,陶昕然笑着说昨天女儿还在听自己唱《种太阳》,当时80后们听的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版本的磁带。

1980年代录制磁带时的编曲技术虽然简陋,与当下知名内容品牌们的儿童音乐制作水平无法比肩,但出生于2013年后的阿尔法(α)世代们在儿时听到这两个时代的音乐后,却都更偏爱那些古老的中式经典童谣。陶昕然对孩子们与好音乐的天然亲和感叹不已。

18

陶昕然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视听媒介的技术更迭一直陪伴左右。音乐从最早的黑胶唱片、磁带、MD、MP3到CD,电影的储存从录像带到VCD再到DVD。那些在千禧年间逝去的食品品牌、冰棍小吃、复古游戏机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回忆。手机从直板手机到翻盖手机再到智能手机,阿尔法世代的孩子们错过了技术产品纷繁复杂的发展阶段,直面的是发展速率平缓后的稳定期。陶昕然认为这种错过不失为一种遗憾。

如今,在年轻群体中间,机械键盘因键帽可定制而风靡。作为电脑的主要输入形式,键盘双飞燕和五笔输入法可能在80后的回忆中更深刻。在全国一些省市,初中还曾设置过机械打字机(如北京使用上海飞鱼打字机)的学习课程。而这些80后父母们的回忆,却不再会出现在他们下一代的记忆中。

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们从同龄人和互联网中吸收属于自己世代的表达用语和热梗。有一天陶昕然夸女儿的图画画得好,女儿傲娇地说:“不用跟我拍彩虹屁。”她不禁感慨孩子们表达系统的快速更新。

20

陶昕然

陶昕然的团队在B站也开设了账号。在杭州,她尝试了第一次在全球最大的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穿着传统服饰直播,在漫展中参与当红游戏《剑与远征》人物的COS,她对此感到很新奇,也愿意拥抱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我们问到陶昕然女儿如何评价她在B站发布的视频或其他影视作品时,她坦言自己其实两年前才告诉女儿自己的职业。“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幼儿园之前女儿一直以为我是全职妈妈,上幼儿园之后我开始接戏,女儿才隐约感觉到妈妈的工作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直到有一天在学校谈到父母的职业,女儿懵住了,老师告诉她你妈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演员,陶昕然认为职业无高低,只是分工不同。不主动向女儿透露自己的职业是为了希望她可以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中成长。而演员这个职业,既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负担。

14

陶昕然

从台前深入幕后

陶昕然成为演员的契机,源于一次演出。

在芒果台实习期间,陶昕然突然接到了大学表演老师的电话,询问年级成绩第一的她是否愿意参演毕业大戏的女一号。演出结束后,她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做也擅长做的还是戏剧表演。于是,她毅然离开了在当时被视为体面又有前途的湖南卫视,开始了北漂演员的生涯。在北京租好房,她才和妈妈说自己从电视台辞职了。之后妈妈在身后默默支持,也帮助陶昕然没有后顾之忧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凭借在《黛玉传》出色表现,她得到了《甄嬛传》的演出机会。《甄嬛传》的爆火则将安陵容这个角色绑定在了陶昕然身上。随着脚踏实地的发展,陶昕然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角色。

在10月热播的电视剧《流水迢迢》中,陶昕然饰演了女主角的师父。近期,她还出演了一部非常特别的首部女性视角剧情式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在这部聚焦李清照、武则天、解忧公主、沈寿四位中国古代传奇女性经历的历史纪录片中,陶昕然饰演了遭受丈夫家暴的北宋女性词人李清照。

15

陶昕然

除了影视剧,她近期还参与监制并主演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入围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环节最佳剧情长片的《莎莉的回忆》,一部是将在今年11月8日全国上映的剧情片《夹缝之间》。这两部电影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女性遭遇和困境,同时又有着各自的叙事风格

拍摄《莎莉的回忆》时,陶昕然饰演一位少言的失独妈妈。为了贴近角色“复杂而寡淡”的模样,她停下了保养,亲自为角色挑选了适合的服装和鞋。此时,她是为角色无私付出的演员。

《夹缝之间》由她主演并出任总监制、总制片,从演员到监制、制片的身份转变,只是为了讲出一个想讲的故事,陶昕然为此筹划了多年。《夹缝之间》改编自真实事件,以单身母亲替女求学和警方调查遗骸双线交汇,讲述已成年的昔日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及教育问题的故事。影片名称中的“夹缝”既有空间意义上的含义,也有时间上的,身处回忆与当下的缝隙之中,凸显了个体遭遇被挤压的窘况,也在悬疑氛围和人物叙事之间产生了一种戏剧张力。

陶昕然曾在采访中表示:“我特别渴望去呈现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人,甚至是不常能被看见的她们。”这让我们想起了1969年第七届纽约电影节时的一次采访。

11

陶昕然

当时作家、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带着她导演的电影《食人族二重奏》(Duett för kannibaler)和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导演的新电影《狮子、爱、谎言》(Lions Love)参与展映后,一同接受了保守主义知识分子《新闻周刊》(Newsweek)总编杰克·克罗尔 (Jack Kroll)的采访。她们在采访中为那些被主持人称之为“怪异的”“社会边缘人”的“素人”演员们正名,其中就包括了先锋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御用的超级明星Viva。瓦尔达认为自己电影的素人演员受到了主持人的歧视,他们只是在镜头前度过每一天而已,而主持人因为不愿理解他人的生活方式而对影像进行了曲解。桑塔格则在访谈中声援瓦尔达,认为瓦尔达的《狮子、爱、谎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真实的人”的电影。

更加夸张的“真实的人”则是安迪·沃霍尔1963年的首部实验电影《睡觉》(《Sleep》),在8个小时中只有一位演员——正在睡觉的年轻股票经纪人焦尔诺。也许安迪的这种先锋又极端的实验电影在当下看依旧有些荒诞不经,但五十多年过去了,为不常被看见的人们争取荧幕的女性创作者们却从未停止努力。

23.1

陶昕然

在新电影《夹缝之间》中,除了陶昕然、女儿(王奕雯)、男主角(赵炳锐)和另一位尚未露面的神秘角色以外,都采用了素人演员,用以呈现破败城镇中粗粝原始的生活景观,制作团队试图以此展现一种充斥着“真实的人”的现实主义电影叙事。

但也不要小看素人演员对一部电影制作的“杀伤力”。虽然看起来使用素人演员没有专业演员那么高的成本,但是作为监制的陶昕然一针见血地指出:“相比专业演员出演,使用素人演员拍摄制作中会增加隐形时间,对于电影拍摄来讲,时间就是金钱。”

在电影后期制作的部分,陶昕然不惜血本请来了两位拿过金马奖的专业大拿——剪辑指导孔劲蕾和声音指导李丹枫。能请到李丹枫,也要归功于陶昕然用项目打动了冷静的孔劲蕾,她激动地向陶昕然引荐了李丹枫作为声音指导参与这部不应该被“糊弄”的作品。

孔劲蕾在《霸王别姬》获日本福冈“亚太影展”最佳剪辑奖时还只是剪辑助理,之后电影《三峡好人》、《站台》、《推拿》(2014年获第51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剪辑)《厨子戏子痞子》、《卡拉是条狗》、《天地英雄》等都是她曾参与剪辑的作品。李丹枫则因《地球最后的夜晚》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音效,他曾参与《白日焰火》《出走的决心》《消失的她》《暴裂无声》《春江水暖》的声音指导。

23

陶昕然

在电影的首映主创见面会上,陶昕然曾提到之所以请赵炳锐出演,是因为“很难找愿意晒黑减肥的男演员”。为了满足这个要求,赵炳锐每天在剧组酒店的楼下穿个裤衩晒太阳。影片拍摄制作历时4年,片中的一些儿童角色在后期自己配音时已经开始变声,但为了保持真实感,陶昕然并未使用专业配音演员,而是对小角色们的声音做出了让步。至于陶昕然自己,凌乱的发型、黝黑粗糙的肤质、泼辣又脆弱的演出,都足见她想要让世界看到这个故事的决心。

这些努力都是讲好一个故事所要付出的代价。

在一次前年的采访中,陶昕然认为拍电影的过程有点像剥洋葱:“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剥到中间,会长只虫子,或者有个洞,剥不下去了。我一直坚信总会剥完的,我会剥到最里面的那个芯。”而这个即将搬上大荧幕与我们见面的凡人“芯”已经在陶昕然的心中默默生长了10年。

 

 

出品:李晓娟 / 策划:蘑菇仙 / 摄影:左多寶 / 特邀撰稿:摇滚死兔子 / 妆发:李沅镁@NAN BEAUTY / 造型:JADE、蘑菇精 / 摄影助理:苗强、油炸芦苇 / 策划助理:蓝鲸、SCARLETT / 场地鸣谢:团结新里TOGETHER / 艺人统筹:D.o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