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玑大师曾将表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发声的,一类是不可以发声的。不可以发声的表被视为“简单表”,可以发出声音的表才是真正的复杂表。这句话看上去以偏概全,但放到现在,也不无道理。在万年历、陀飞轮两大瑞士传统复杂功能均被“攻陷”的今天,万年历表和陀飞轮表已经不是曲高和寡的稀罕物,一些小品牌甚至山寨品牌都可以通过外购机芯,组装出陀飞轮表,陀飞轮和万年历的价格也下探到几万元,丧失了曾经稀少珍贵的身份。相反,三问表因为结构复杂、组装难度高,只有真正实力雄厚的顶级品牌才有能力生产和研发三问表,一般品牌没有能力也不敢冒风险自行研发、引进组装三问表。
三问表无愧于复杂功能皇冠上的明珠。今年是三问功能集中创新和爆发的一年,各大顶级品牌纷纷颠覆传统三问功能,从内到外全面出新,并结合多个科技学科,想方设法让三问表的报时声音更优美更洪亮更绵长。三问报时声音的好坏一直是表迷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那么三问的好声音是从何而来,是机芯还是表壳最终决定了三问声音的优劣呢?
正因为产量少、价值高,三问表成为了钟表收藏家竞相收藏和钟表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三问表终归是要听声音的,声音这个东西没有任何衡量标准,好听还是不好听,全在个人一念之间。
这个人说好听,那个人就可能认为不好听;也许您听出了两个声音间的区别,别人就认为两个声音一模一样。虽然我也听过不少三问表,但遗憾自己没有一双金耳朵,经常听不出三问声音间的区别。加上拥有三问表的人比较少,在选择购买三问表时的参考也少,因此在表坛中就引发了不少关于三问表的讨论和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