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张晓龙 | 古装大戏里少不了他

2019-01-22 来源:男士健康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这种感性的形态中包蕴着善的价值和理念。很多杰出的古装戏剧,通过艺术方式呈现古代礼仪,把美和善统一了起来。

5

张晓龙

如果我们翻看历史书籍,对大清皇帝登基仪式的描述是这样的:皇帝升宝座,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规定礼乐,皇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最后颁布诏书,昭示皇帝是“真命天子”,整个仪式庄严而隆重。这些只是简练的文字,而真正把庄严和隆重到底是什么样子传递到普通人眼前的,是1987 年一部美国电影《末代皇帝》。电影画面从辅佐朝臣举起玉玺开始,当三岁的溥仪挑开太和殿门帘站在阳光下时,放眼望去文武群臣逐级排列,在鸣赞官的口令下整齐划一:跪,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这三分钟君临天下的画面,成为很多人永久的记忆。

缘分和因果会以什么面目出现?电影放映那年,12 岁的小镇少年张晓龙,春节前被家里人派去买年画,因为家长认为他是这十几口人的家里审美最好的,“年画嘛,一年才换一次,最好百看不厌,我选的都是宽袍大袖,有故事的。”张晓龙就是喜欢中国古代历史。

上学最喜欢的课程是历史,大学时他选择中国民族舞专业,总的来说都是跟传统文化有关系。

4

张晓龙

慢慢研究出一个交叉学科

大学毕业后,张晓龙当了形体老师,给学生们上身段课,目的是让学生们有很好的仪态去演戏,当然这是侧重古装剧的,慢慢地他了解到很多古装戏中的错误,社会上也常有专家批评什么剧集里出现了不该有的画面,加上《末代皇帝》这样享誉世界的大片,张晓龙认识到国外在拍戏时是必须有戏剧礼仪指导的,他对这个专业入了迷,请教了很多专家,断代研究各个朝代的礼仪。

为了弥补古代史的不足,他还特意读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生,争取能把古代文化中关于礼仪的这部分做好。

回头看所有这一切,括舞蹈出身、自己演戏、从事戏剧教育、训练仪态、进行戏剧创作、学历史、研究古代礼仪,慢慢的,他终于靠自己摸索发展出了这个新的交叉学科,最终形成了礼仪指导这个专业。首次以礼仪指导身份进入《卧薪尝胆》剧组,之后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作为礼仪指导参与的影视作品,列出名单来有一长串,其中不乏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和电影,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等,还有近期的《如懿传》。关于这个学科的意义,他说:“中国历史太厚重了,很多故事和经典,值得影视工作者去拍,但怎么表现古代礼仪不可缺少,就像很多古装作品里,嫔妃等级、上朝仪仗、出行、祭天、祭祖、婚丧、过节都在礼仪范畴内,这种仪式感,往往是最好看的,经常作为重头戏出现在片花里,让现代人久久不能忘,增加了戏的厚重感和细节。真的不能乱拍,也不是抱拳拱手作揖一概了之那些。”

2

张晓龙

像对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

十几年下来,张晓龙这个学科到底给我们的观影体验带来了什么?看着舒服,例如《甄嬛传》,虽然是古代的事,观众看着觉得气氛好、礼节好看,演员好像真生活在那个时代,他甚至还在剧中扮演了温太医这个角色。“外在增加视觉冲击力,内在增加厚重感”这就是礼仪指导小组进了剧组后的改变。

10 月他的新剧《唐砖》热播,不同于以往的史诗剧,这次竟然是个穿越剧,他认为更有难度,“剧情方面,穿越剧更容易出bug,要体现人物穿越过去、融入社会,留下来一定要有合理性。呈现方面,相比时装剧的轻飘飘,要体现大唐盛世的历史厚重感,比如上朝、祭祀等礼仪。别的剧里,出于预算考虑可能有些画面可要可不要,但这个戏我作为总制片,就尽量强调这些场景一定要,所以相比别的戏,花在这些礼仪上的预算要多。甚至这部戏里我尽量调色,把工业产品的颜色降调,尽量往绛红色调上靠,尽量显示那种手工感。”

为了促成这部剧,爱奇艺方面找了张晓龙足足一年,原因就是他坚持要做出不同的东西。广电总局也对他历来的工作予以肯定,认为如今古装影视剧进步很大,这其中有礼仪设计的功劳,解决了很多演员在古代戏里像个时装人的矛盾。

张晓龙可能是中国影视圈里最懂得古代礼仪,而且表现起来最有美感的演艺人士了,我们挺好奇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中他怎么“穿越”,他说:“礼仪各个朝代都变,当下变化不足为怪,我穿西装也会拱手作揖,比如上台时面对很多人我拱手,还可以同时中西合璧一边拱手一边问大家好,还可以只握手,这些都不用拘泥。唯独希望大家,平常可以不做,穿传统服装时要会做,就像韩国日本一样,尽量保护好我国的传统礼仪。”

3

张晓龙

Q&A:

礼仪指导小组进了剧组,先从什么开始?

张晓龙:坐卧行走,从走开始,把膝盖控制住。古代人头上很多饰品,你以为饰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很美,但实际上古代仪态要求走路时不能碰撞,不能叮叮当当。所以进了剧组先要求女演员顶着书练走路,回家也是,让膝盖含住一口气。

有什么中国古代礼仪的故事曾经让你吃惊?

张晓龙:帝王的先不说,咱们说百姓中的,比如孟母教子。我们知道古代正式的坐姿,从夏商到秦汉魏晋都是用跽坐姿,即臀部坐在脚跟上,上身挺直。但这么坐久了肯定不舒服,孟子的夫人趁着没人,把腿伸直了休息,结果孟子推开门一下看到这个情景,就对他妈妈说这个女人可以休掉了,她完全不符合礼仪。你猜孟母怎么说?她说你进门时连点声音都没有,不提前告知别人,首先你就失礼了,你没资格要求别人。这个婆婆了不起,她化解了非常大的矛盾。

1

张晓龙

作为演员、老师、导演、礼仪指导,现在你是总制片人了,有什么感觉?

张晓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艺术创作可能未必还原历史,还要画面好看,权衡起来很难,我有自己的艺术梦想,以前在很多别人的戏里体现不出来,而真梦想照进现实时,我反而会理解当年他们的苦衷。

作为研究者,你怎么看传统礼仪的缺失?

张晓龙:古代礼仪,失去了的有其必然原因,我只是遗憾精华部分的遗失,那会让生活变得没滋味了。比如节气,大家说一到节气就是个吃饺子,但吃饺子也是有道理的,饺子,交子嘛,节气几点几点真的会有变化。吃其实不是仪式,你看西方圣诞节,仪式感的部分在于圣诞树啊,把礼物塞进袜子里啊,这些才是仪式,让人知道今天区别于平时的每一天。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