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赵立新 | 用自己的方式 努力向大家表达自己(2)

2019-02-22 来源:男士健康
距离赵立新一头扎进大众的视野中心似乎并没有太久的时间。在综艺节目中的那一次“亮相”,让很多观众恍然想起这位是沈一石,是陈其乾、张仪、曹操、史为民……再细看下去,他还是导演,是编剧,是长久以来更多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对于这种与大众之间的疏离感,赵立新是享受的,他希望在现在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同时对于外界的巨大的关注度,他也坦然洒脱地接住,道一声“皆大欢喜”。

6

赵立新

综艺之缘

毫无疑问,是综艺节目《声临其境》把赵立新推到了更大的聚光之下。那简单的几分钟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被频繁地转发推荐,一时间全城热议,让他成为了一个“明星”。不管是他强大的影视剧配音功底,还是对多国语言熟练的驾驭能力,甚至连他总爱穿的衬衫马夹和西装三件套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没想过有什么结果,也没有期待什么”是赵立新上节目之前心中真实的想法。甚至他一度对于综艺节目是非常排斥的,也曾经在采访中说,这种“请明星来,八卦一下,出点糗,揭个短,卖卖萌”的形式,除了让人当下哈哈一笑以外,并没有任何意义。至于《声临其境》,也是节目组找到他详述了节目的创意,让他觉得这不是他心目中综艺节目的一贯印象,而是一个“很正,很舒服”的形式。没想到播出后的第二天,赵立新的名字和他的配音视频就迅速遍布网络。电话突然就多起来了,各式各样的邀约雪片一样飞过来。

可以想象这之后的一年,习惯了与这个世界保持疏离感的赵立新突然之间被拉着“入世”了。他几乎完全失去了个人时间,也打乱了原有的一切生活节奏,以一种在他看来可以称之为疯狂的状态,同时辗转于各种工作之间。除了熟悉的话剧、电视电影演出,也有更多符合他气质的综艺找上门来。还好,虽然外界境况变化飞快,赵立新自己心安一隅。他曾经在采访中说,“这些事情是我喜欢的,我能在其中洋溢自己那份可能称之为才华的东西,或者说热情的东西。”

3

赵立新

优良综艺节目的不断涌现,也让他原本对于综艺节目的刻板印象在慢慢转化。《见字如面》便是另一档让他和观众都感觉十分过瘾的综艺,也是他第一次作为常驻嘉宾所参与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中,赵立新读了12 封信,也是那一季中读信最多的嘉宾。我们听到他读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读林觉民写给陈意映的绝笔信《与妻书》,也听他读吴三桂写给父亲的诀别信。赵立新参与得很开心,觉得一档节目严肃又学术,却能通过参与嘉宾的演绎真切地走进观众的心里去。《见字如面》热映时,赵立新也曾在采访中形容说这“是一个轮回,人们在那条路上走了太久,会厌倦,甚至空虚。”

快餐式的碎片内容让人空虚,人们也就越来越不愿意沉下心来享受让人深思的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新综艺一口答应的原因:“《一本好书》是《见字如面》的创作班底新打造的一档节目。之前的合作十分愉快,这次从形式来看又是用一种很不一样的方式来推荐好书,所以没费什么功夫就答应了下来。”

4

赵立新

读书之瘾

《一本好书》不仅仅契合了赵立新对于有内涵的人文类节目的首肯,更契合的是他“开卷有益”的人生态度。从童年时期开始养成的阅读习惯,一直绵绵延延伴随了他的整个人生。有一个在新华书店工作的父亲,赵立新的启蒙之路似乎也有一些与众不同。小时候家里堆着书的可能是哲学家卢梭的书,也有可能是茨威格的小说,他“没事的时候就翻翻,没意思就放下”,这就是他记忆中最早的阅读启蒙。这些儿时对外国文学的印象,也让他在后来求学的道路上对外国戏剧有着不一般的亲近感。

从赵立新平时爱分享推荐的书籍来看,欧洲的生活经历在他阅读的道路上留下的印记也历历在目,很多俄罗斯文学和瑞典文学都是他的心头好。了解赵立新的人都知道,他精通俄语与瑞典语,每学习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新的文化向他敞开了一扇大门。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对俄罗斯作品的了解囿于几十年前引入的那一部分文学作品,而瑞典文学更是一种非常遥远的存在。事实上,广袤苍凉而又生机勃勃的北欧大陆,产出的许多作品既有着沉淀厚重的人文思考,又带着我们的文化中不曾多见的诡谲与迷人。这一次赵立新随口推荐了一本瑞典作家约纳斯·约纳松所著的《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此书写出了一位百岁老人酷炫的一生。轻松有趣,也充满了近乎理想主义的童真。满纸幽默乐天的口吻,也十足十地展现了瑞典人度过漫漫无光的冬天后狂欢庆祝夏日的民族性格

5

赵立新

“读书让人思考,思考才会有成长和变化。”赵立新说。《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中有一段话讲:他说,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如果说他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是,地球上所能见到的最最大的、最最不可思议的冲突……如果酒足够多的话,不是没有解决的可能。读书带给人开阔,与看世界亦有相通之处。赵立新曾经说,有些作品只是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出答案,并不一定给出一个明确的观点,但能引起关注和思考,这就是它的意义。

他偏爱纸质书,并不习惯电子书的感觉;他偏爱故事类书籍,对历史类的书籍感觉到距离;他觉得“不同的心境和条件下想读不同的书”,也觉得广读和精读都很有必要。总之,读书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行为和习惯,这个“非常个人”的习惯却让“个人”越变越广阔。以前的赵立新会说,我这东西特别好,你要接受不了,咱就免谈了;而现在的他则会在访谈中说,“我的表达被接受了,皆大欢喜;没被接受,那我也表达了。”

12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