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芭莎

人物 | 梅婷:为有暗香来

2024-03-11 来源:时尚芭莎
这一次,我们与梅婷谈到“自洽”。她不加掩饰说出在演员道路上的不满足,也毫不避讳地自曝曾有过的内耗与紧张。但同时,她也说,人总是在“拉伸感”中不断进步,在“不断拉扯”中想办法自救,也在一次次钻牛角尖后用乐观的心态与现状共存。人如其名,梅婷拥有属于自己的节奏与芬芳,如同王安石笔下的名诗句——“为有暗香来”。

9

梅婷

在很多人眼中,演员梅婷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断塑造经典角色,却从未被“类型”束缚;获奖无数,却随时可以主动淡出大众视野;待到新作问世,又能再创高光时刻。她是演员,也是女儿、妻子、母亲,但对她而言,不同身份创造的意义与能量,并无二致。

10

梅婷

演员的“拉伸感”

在悬疑剧集《回来的女儿》中,梅婷饰演母亲廖穗芳,她的表演再次出圈,观众们不禁感叹:“梅婷终于拿到了冯远征的剧本。”而作为演员,梅婷最大的兴奋点在于角色的复杂和神秘:“廖穗芳身上藏了很多秘密,我并没有把她定义为反面角色,因为有强大的理由让她的所作所为发生。这个悲剧性的人物让我心疼。”

忍痛切掉自己的指甲痛到双眼凸出,背对女儿睡觉实则睁着眼密谋心事等表演细节,都让人细思极恐。但这些细节并非梅婷刻意预设的“亮点”:“在现场,你只要是那个人物,心理状态对了,就总有相应的表达。‘预设’或‘设计’并不是一件好事,人物是一个整体,演员要做的,是没有痕迹的表演。”

正因为对人物完整性的追求,梅婷不断塑造着经典角色:《红色恋人》中眼里写满故事的秋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饱受摧残的妻子梅湘南,《阿司匹林》中青春而文艺的女记者文静,再到《父母爱情》中年龄跨度将近60年的安杰……都一次次更新着人们有关“梅婷”这个名字的认知,看到一位演员可以创造的无限可能。

8

梅婷

对于出演《父母爱情》中的安杰,梅婷将之视作一份来自上天的礼物,也意味着事业和人生的重要转折。她说:“《父母爱情》丰沛、厚重,能跟孔笙导演和郭涛合作是非常难得和幸运的事,我也从角色身上学到很多关于婚姻和人生的智慧。当时的我还是单身,《父母爱情》可以说是我事业的分水岭,也是人生上半场的结尾。”

如今已为人母,但身份的变化并没有阻滞梅婷的演员之路,相反,她的身影活跃在了另一个领域——话剧舞台。她把自己投射到一个个人物身上,全身心理解她、成为她。2021年起,在孟京辉导演的话剧作品《红与黑》中,梅婷出演了女主角德瑞纳夫人。一轮轮巡演下来,她说:“德纳瑞夫人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在爱情里,她勇敢、孤独地面对一切问题,我用自己的感受说出她的心声。每一个片段都令我印象深刻,每一段台词都让我深深共情。”

相比于影视作品,话剧舞台对梅婷而言具有更加即时、真实的冲击力。她沉浸在与观众相互投射的能量中,兴奋、专注地投入角色。两三个小时转瞬即逝,每一个“当下”她都畅快淋漓。之后,她又出演了话剧《第七天》,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首演时的场景今天依旧记忆犹新。她说:“话剧舞台上的强烈共鸣完全出自当下的‘我’,在成为剧中人物的时刻,就不再有‘梅婷’这个人。”

6

梅婷

然而,梅婷却出乎意料地告诉我们,对于自己饰演过的角色,迄今没有哪一个是完全满意的:“比如我自己看完《父母爱情》之后,会想人物年轻时的状态是不是应该塑造得更轻快一点?把反差拉得更大一些?这两年演话剧,也只是阶段性满意,第一次在乌镇戏剧节演《红与黑》时,台词能全部说下来我就满意了,几场过后又不满意了,想找到新的突破点。”

她坦率承认:“我确实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如果经常这样,心情可能会不太好。”但就在最近,她为自己的“不满意”找到了自洽的逻辑:“我看到一种说法:‘人应该生活在一种拉伸感之中,如果你永远在最舒适的状态就进步不了。’这句话安抚了我——我并不是刻意想给自己加新指标和新要求,而是人确实应该在舒适区边缘不断尝试才会进步。作为演员,不同年龄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状态,也应该主动寻找挑战。这说起来是一个概念,实践起来需要找到方法来面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断学习、克服、进步。”

5

梅婷

“重大选择一定自己做

关于爱情、事业、人生的选择,梅婷笃定、不悔的姿态令人艳羡。但她笑言:“我的那些选择,看上去笃定,但不一定都对。”

梅婷身上这种极具个人主见的内核,与成长轨迹有关。小学二年级开始上寄宿学校,从此很少和父母长时间在一起生活,“为自己做主”成了比更多人提早践行的必修课。她直言,年轻时也有过很冲动、不理性的瞬间,但如今想来,人生之路原本就有很多可能,只是经历越多,就会思考得越多。

7

梅婷

但无论选择结果如何,梅婷心中暗含着两条原则:“我觉得所有决定都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其一;另一方面,重大选择一定要自己来做——因为要自己选择、自己担当;如果错了,没办法,那就是我当下的选择,吸取经验教训也会成长。人会在一次次失败和成功中,总结出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一次次人生决定的主题,当然也少不了爱情。与许多人一样,梅婷在少女时代,心中也描摹过理想爱情的模样——两人生活习惯相似、彼此搭调,就是追求表面的“般配”。同时,她也期待遇见那个被自己崇拜的爱人。但如今却不同:“现在在我看来,理想的爱情应该建立在双方相同的价值观基础之上,这与实现自我价值有关。生活上,如果两个人能有共同的喜好,有说不完的话,就更完美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两个人都有宽广的心胸,让彼此能做自己。”

1

梅婷

“上坡的拉扯感反而会拯救内耗”

无论大小角色都全情投入,不拍戏时全身回归生活,享受家庭时光也寻求独处时间……松弛感似乎是梅婷与生俱来的本色。谈到此,她笑着说:“你看到的松弛感,确实不是装的,大概因为我是个慢性子。但人也是复杂的,其实我有时候也会紧张。这些年我的先生、工作室的小伙伴经常会鼓励我:放松一点。”

她补充说:“其实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觉得完全松弛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我觉得人在前进的路上不要总是走平路,要上坡。最近与朋友聊天时,有一句话让我释怀:其实在跑步机上15度上坡的快走,比跑步更能让人大汗淋漓。我于是想,跑步是这样,人生也如此,这种上坡中的拉扯感有时反而会把人从内耗中拉出来。”

2

梅婷

梅婷坦言,自己在生活上也有难迈的坎儿,比如面对父母的健康状况,曾一度进入人生的艰难阶段,至今仍处于慢慢走出来的过程。逐渐适应、让自己切换到工作状态、阶段性换换脑子,都是她寻找并尝试的应对方法:“你得想办法自救,也要学会坦然与一些现状共存。”在她看来,外部世界是内心的写照,反过来,外部世界也会投射进内心:“所以当一件你觉得不太好的事发生后,如果内心换一个角度,可能会觉得其实非常自然和正常,不是那么坏,甚至可能是一件能够感到高兴的事。”

无论在片场还是生活中,梅婷都保有自己的独处空间。拍戏期间,每天的戏份结束就回到房间,一个人,轻松自在;在家里,她也用独处来调整身体和情绪状态,看书看剧本,或者只是“空一下”。“我更多地告诉自己:现在似乎是我们更需要孩子,更喜欢黏着他们。但事实上,他们才更需要独处的时间,学习也好,自己玩一会儿,或者哪怕什么事都没有,就待在那儿思考回味一些事情。我们保有各自的空间,是对彼此的尊重。”

4

梅婷

Q&A:

对于那些一直对自己不满意、“内耗”比较严重的朋友,有没有什么建议能给他们?

梅婷:我还没拥有大智慧能做到完全的超凡脱俗,偶尔有一些“顿悟”,但过一阵也会被琐事绕进去,也经常需要“拉扯”。于是阅读书籍、观看影片、和朋友交谈、与孩子相处、接触大自然,都是我能够让自己开阔的方法,在出现“内耗”之后把自己拉出来。我的感觉是,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姿态上你可以“躺”,但心态上不能彻底“躺平”,而是要做乐观积极的准备,主动去面对、思考和寻找。

3

梅婷

你心中的女性力量是什么样的?

梅婷:自强、独立、悦己。无论是出于自身还是外在原因,女性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成长和发展的瓶颈。但无论有多难,我们都应该先把自己做好、爱好,因为只有自强、独立起来,别人才能帮得上你,更好的是你也能帮上别人。女性力量也来自于自我鼓励,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但精神上的鼓励更能产生绵绵不断的愉悦感,还不用花钱(笑),在这种循环下,你会越来越强大。

 

 

摄影:章超 / 策划:张婧璇 / 采访 & 撰文:郭蓉 / 妆发:邓皓文 Calsito / 统筹:陈柳凝 / 形象:BK / 造型统筹:邹宇兰 / 造型助理:睿琳 / 制片:李赫璇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