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当光穿透缝隙
迪丽热巴
提及“迪丽热巴”这个名字,大众的联想链或许始于“美”。然而,当迪丽热巴为自己画像,却出奇的素淡:“我是一个比较无聊的人。”她坦言不擅在人群中主导话题,也对许多时下流行的社交娱乐提不起兴趣。
最自在的时刻,往往是独处时。一个人的时候,“无聊”便烟消云散了:“要做的事太多了,怎么会无聊?整理房间、逛美术馆、读悬疑小说——最近刚看完《阁楼上散步的人》,还去体验了科技的AR展览......”她爱走路,这是从小跟着妈妈养成的习惯。“走路看到的风景,总比坐车多些。”因工作常辗转于不同城市,一待便是三四个月。“到了陌生地方,我总爱先去走,走它的繁华街巷,也走它的特色角落。”走路是她的能量补给方式:当工作耗尽精神,便在匿名的、安静的街巷里慢慢走,让物理空间的宁静,重新积蓄起内心的力量。
迪丽热巴
于是有时,她像个“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人。就像《花儿与少年·丝路季》里,那个软萌偶尔沉浸在自我思绪里的姑娘。
但这并非全貌。她骨子里渴望着“冷不丁会出来一些东西”的刺激。对于冒险,她从不设防。鬼屋之类的惊悚游戏,她自嘲“又菜又爱玩”,在恐惧的顶点,反而期待“越害怕越想有些什么东西出来”--或许,这矛盾交织的冲动,才更接近迪丽热巴性格与人生态度的内核。
回忆起小时候学跳舞的时光,多数孩子还在父母膝下撒娇,迪丽热巴已住进新疆艺术学院的集体宿舍。日复一日的压腿、下腰,练功服被汗水浸透又晒干......那时起,她学会自己梳起长发,自己清洗衣物,疼了便咬着牙忍过去。随后,她顺理成章成为新疆歌舞团的专业舞者,一条安稳的艺术之路在脚下铺展。可她向往更辽阔的天地。跨越山川河流,押上可预见的安逸,换回一个充满变数的未来。
迪丽热巴
在表演系的课堂,迪丽热巴褪去了舞台中央舞者的光环,而是变成了初学“声台形表”的普通新生。支撑她的,除了故乡赋予的爽朗豪气,还有自小练就的独立心性。她赤手空拳闯进娱乐圈。从首部主演的《阿娜尔罕》到如今,倏忽十数年,不说家喻户晓,也算在业内站稳了脚跟。但于她而言,这或许只是一场漫长的冒险,一局持续升级的“鬼屋游戏”。正如她所说:“不太喜欢一直待在一个打安全牌的地方,我会喜欢出去冒险下,哪怕不太好,那也没关系。
第二幕
宣告自由与希望
迪丽热巴
迪丽热巴坦言,过去一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蜕变。
相较于去年,她感觉如今自己“更加从容淡定”。如果说曾经的她还在努力分析、试图掌控每一个细节,那么现在的她,已逐渐抵达了“顺其自然”的通透之境,内心更添一份安稳的平静。
“快步入中老年啦。”她半开玩笑地说。这是一种历经成长后的智慧选择,一种“懂得放下,不再过度耗费心神”的自如。她觉察到,当节奏过快时身体会发出信号,提醒她“需要静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她发现,自己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正主动拥抱这样的转变——给予自己更多空间和时间,去滋养身心,积蓄能量。
迪丽热巴
这种“顺其自然”心态,却与她的座右铭奇妙呼应:“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放空之后,她仍会天天对自己说:“青春要溜走了,快去走路呀。”
事实上,迪丽热巴的拼劲从未消退。作为演员,身体是服务于角色的精密工具,她向来不惜力。拍摄《驭鲛记》时,为呈现纪云禾病入膏育的房弱,她将体重减至成年后的谷底——仅80斤,只为追求一种极致的视觉真实。而在最近热播的《利剑玫瑰》中,她所饰演的打拐女警邓妍,又有着全然不同的要求。这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都透着硬朗坚韧的角色,需要系统学习格斗与器械使用。拍摄期间,无论是追车戏还是格斗戏等危险场景,她全力投入,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却因此被剧组称赞:“把邓妍的魂儿都焊进骨头里了。”
若说身体改造是演员的“硬件投入”,情感构建便是更核心的“软件工程”。她说,拍情感浓度极高的重场戏时,常会陷入巨大的情绪漩涡中。比如《利剑玫瑰》中一场寻找失踪女儿的戏,“和对手戏前辈走戏时,就已忍不住泪流满面”。最熬人的是,这种情绪不会随收工消散,往往延续很久,像一场缓慢退去的潮水。
迪丽热巴
《白日提灯》中的女灵主贺思慕,更让迪丽热巴费尽心思。这个角色不辨五色、不识五味、不知冷暖,如何演绎感官的“真空”?迪丽热巴倾注心血,哪怕仅一两个镜头,也精心设计细微、非本能的肢体语言,诠释贺思慕的“非人”存在。
演员这个职业的魅力,部分就在于能在虚构的世界里体验远超常人的多样人生,而这份体验的代价,往往是戏里的情感投入如真实般深切。一些投入的演员难免会因表演消耗自身情绪,越是敬业投入,越需要小心平衡这份情绪的重量。或许这也是迪丽热巴“顺其自然”的由来之一。她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倒是有一个颇为精准的评估:“75%情绪稳定。”
“每场戏对我都很重要,我会完全代入,有时心揪着疼......分不清那时的我是角色,还是我自己。就想把内心的东西全掏出来,那种情感是藏不住的。”她解释道,“演戏时从不多想,只尽我所能,拼尽全力。至于播出后的反响,好与不好,都能让我看清方向——下次该怎么在角色和剧本里精进些,再演得更好。”
第三幕
独一无二的人生剧场
迪丽热巴
说起新戏《枭起青壤》,迪丽热巴饰演的聂九罗充满反差:表面是温婉内敛的雕塑家,暗里却是拔刀斩枭的冷面杀手。迪丽热巴说,特别享受这种在两种极端状态间切换的表演快感,“演起来很爽”——她已经不再满足于扮演传统意义上善良完美的正面主角,而是对复杂人性的灰色地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前总有人说我长相适合或不适合某类角色,我自己也抗拒演‘恶女’。但现在想法变了。”她坦言,“人本来就复杂,人心更是,其间藏着千回百转的念头。”
迪丽热巴
而且只要角色足够出彩,即便配角,她也乐于兴试。“一部作品从不是主角的独角戏,是无数角色共同撑起的故事。
成名初期,无处不在的关注曾让她困惑。不敢去餐厅吃饭,怕打扰别人;出门总担心“丑态”或“邋遢样子”被拍到,破坏荧幕形象。“演员的工作是演戏,角色精致或邋遢,都由不得我——我是为角色服务的。出席活动或红毯,我会参与妆造设计,知道怎样更自信好看……但现在,我更清楚自己是个‘人’。”
她说自己现在不再纠结这些。偶尔外出被认出也能从容应对。“现在能自由去吃很多东西,还打卡了不少餐厅……最近去了潮汕粥火锅,牛肉丸超好吃!”吃完美食回家,她看到粉丝用无人机拼出她名字的生日应援,感动又觉得浪漫,拍了视频好好留存着。说起粉丝,她认直叮嘱:“大家不要破费,其实在网上或者不花钱的方式做一些表达自己爱意的事情,我已经很开心了,这就足够了。”
迪丽热巴
她认真读过粉丝的来信,字里行间的真诚总让她动容。“信里说,有人曾熬过很难的日子——学业压力、生活困境,因为看了我的作品,看到我努力工作的样子,就想再撑一下,再努力一点;还有人因为我,选择从事艺术类工作,找到了人生方向。”她眼眶微热,“其实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是他们想变好才会去做。但我很庆幸,他们能把喜欢我当成一件正向的事。我不知道哪些时刻给了他们力量,但这种双向奔赴太珍贵了——读着他们的信,我会更有动力去好好工作。”
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在演艺事业上“试错率很小”,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影响职业生涯。“所以会紧张,会想‘如果不行怎么办’。这种念头会持续几秒,不是一秒,会长一点。到了这个年纪和阶段,若接的角色或剧本不够好,不仅会让大家失望,我自己也过不了关。”她顿了顿,“但我能保证,每份工作都用心投入,拼尽全力,一定毫无保留。这种紧张感是好是坏?我也说不清。就像根皮筋拉一下,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松一下,告诉自己别急。”
迪丽热巴
如今的状态,她用三个字概括:“就还好。”
“都是经历,不管是积累经验,
还是丰富人生,都挺好。
一切都恰到好处。”
迪丽热巴
不过每次被问到将来的规划,迪丽热巴说,其实她更愿意不设限。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好剧本和好角色,好像也只能等。很多人说要主动争取,但更想顺着心意往前走,不把自己框在固定的路径里。
抱着一点点光亮,期待着未知里的惊喜。
她似乎不喜欢过多谈论自己,真要说起来,又带着点矛盾。形容自己是“无聊、冷酷、素......说着说着笑起来,赶紧补充:“但也是个有想法、积极向上的人。”
监制:王晓白 / 摄影师:柳宗源 / 化妆:王亚飞 / 发型:张振 / 形象:王昊 / 撰文:王三 / 统筹:杨名、匡安安 / 制片:沐慈 / 宣传:刘子瑜 / 美术:Zhu / 服装统筹:XIXI / 编辑助理:素燃瓦、He静香 / 服装助理:康康、Luna、Dimo / 美术助理:虫 / 外联制片:赵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