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芭莎

佟丽娅 & 董璇:“撞脸”是巧合,互撑是选择

2025-09-22 来源:GreenBazaar
她们不仅是同行、好友,更如镜子般照见彼此,最终成为撑住对方的“亲生家人”。佟丽娅与董璇,可能是最近话题度最高的“闺密”。但我们今天邀请她们分享的是:撑住你!

13

佟丽娅 & 董璇

十年挚友,默契如镜。最初因为“长得像”引来彼此的好奇,随后发觉两人的个性也极为合拍,从荧幕到生活,从邻居到“为自己选择的家人”,她们陪伴对方度过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阶段的旅程,她们是彼此生命里的一部分。

或许是因为光环太亮,生活太快,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常常浅尝辄止。而她们是特别的存在,在没有血缘的纽带里,用彼此的友谊,和对方的家人建起了另一种亲密而牢固的“家族”关系。

 

从相像,到相知,不是撞“脸”,是撞“心”

“我们的默契在于一种内在的韧性——不管经历了什么,都不会向别人抱怨,保持云淡风轻。”

董璇和佟丽娅的第一次见面,是2009年在南京拍摄《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时。

在此之前两个人早已知晓对方。“我们都在电视上看过对方的戏,很有印象,而且也都知道很多人说我俩长得像。”董璇回忆着。第一次合作的时间短暂,二人对手戏很少,也如同大多数工作关系,拍摄期间礼貌相处,戏散后各自离开,没来得及成为密友,却为日后的相逢埋下了伏笔。随后,她们在《北京爱情故事》中有了第二次合作,比之前更加熟悉对方。

同一部剧集,在电视上看到对方的镜头时,连父母也出现过误认的时刻。“十年前的一个春天,有次我去泰国,丫丫碰巧也在,她从曼谷来找我玩,那次我们一起拍了很多照片——尤其是右侧45度角,这是我们两个最像的角度,我们要让脸盲的人更加脸盲。”董璇笑了起来,“好多人会问:别人说你们长得像你们不会感到排斥吗?我觉得完全没什么,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长得很像,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啊。”

这份相似没有带来任何抗拒,反而成为她们彼此亲密的契机。

11

佟丽娅 & 董璇

仿佛命运特意安排的一场巧合,同样地处北纬44.0° ——她们一个来自中国地域版图中右上角的牡丹江,坐落在森林、江水与湖泊环抱之中,另一个则来自左上角的伊犁,有辽阔的草原与终年积雪的山脉,相隔近五千公里,地理上的天涯之隔,血缘上毫无交集,却在她们身上汇聚成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与呼应。就像几年前一次旅行的路上,佟丽娅带了一袋新疆烤馕,董璇带了一袋哈尔滨红肠,她们说:“真是绝配——馕配红肠太好吃了。”

如同被一条奇妙的、看不见的线牵引到一起——变成物理意义上的相遇、相知与相邻,在北京,她们成为了邻居,随之日常互动也变得频繁起来,变成了彼此生活中的常客。“我们俩经常会给对方发一句——按一下电梯,就知道她要么是来送东西,要么就是有空来家里玩了。”佟丽娅笑着说。

董璇形容佟丽娅家就像个“避风港”,朋友们谁有事都去找她。“跟着丫丫你不会挨饿,她总是会给大家找各种好吃的,其实她自己吃得是很少的。”董璇说道。而佟丽娅也同样欣赏董璇的细致与体贴:“家里只要多一份东西,那肯定就是璇儿送来的。”

18

董璇

她们在备孕、生子、教育孩子的阶段,互相分享经验,在更漫长的生活里,从拉杂的日常、幽默的巧合、孩子的兴趣班、父母的新爱好,到刚发现的爱用好物……无论是有所思索,还是漫无目的的遐想,都可以说给对方听。

佟丽娅笑着说:“说真的,我觉得我俩的缘分太深了——我们之间会有那种特别的熟悉感,不光是长得很像。”她顿了顿,继续说:“我们都属于很有勇气、比较坚韧,在生活中很喜欢照顾别人的人。”

“我们身边的人都这样,特别麻烦的人也成不了我们的朋友。”董璇觉得两人能成为挚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性格合拍:都不矫情、能吃苦、从不抱怨。

 

三代人,三段情谊

“现在,我们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遇到对方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很默契地照管对方的家庭。”

在演艺行业,能遇见一个与自己极度相似又彼此欣赏的人已足够难得。但这份情,不仅是存在于董璇和佟丽娅两人之间,甚至她们的父母、孩子三代人都成了朋友,长久而绵延。

14

佟丽娅

佟丽娅和董璇的孩子也在同年出生,像兄妹一样成长。佟丽娅的儿子朵朵称呼董璇为“璇妈妈”,董璇的女儿酒窝称呼佟丽娅为“丫丫妈妈”——对方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遇到觉得好的东西,“璇妈妈”会买上一些直接寄去佟丽娅家里给朵朵,酒窝的很多裙子也都是“丫丫妈妈”送的,她们笑:“我们俩都有种儿女双全的感觉。”

佟丽娅总告诉朵朵:“你比酒窝大四个月,作为男生要照顾女生,作为哥哥要照顾妹妹,以后妈妈和璇妈妈年龄大了,你要保护好酒窝。”孩子们也真的做到了,有一次,两家人聚在一起为酒窝过生日,那时朵朵还不到三岁,却认真地对酒窝说:“我会保护你一辈子。”碰上玩闹时,一个小朋友说:“朵朵打不过我。”酒窝想了想说:“朵朵没有和我打过,他都让着我。”上小学后,在班级里两个人也会互相支持对方,发生任何事时,也总是一致对外。

19

董璇

有时友情并不需要雕琢,它藏在日常的浸润和潜移默化的观念里,在拎上门的一袋新疆子里,也在早晨送孩子上学路上的几句闲聊里。

父母相知,孩子相伴,这份友情不再只属于她们自己,而成为一种更广阔、更温暖的纽带。那些时间里有无须言说的信任、自然而然的陪伴。佟丽娅说:“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是让彼此的家人都能放心,当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着我们,会觉得——不仅是儿女很好,我们的下一代也很好。”

 

关键时刻“交给我吧”

“我们不是那种高需求宝宝,不需要时刻保持联系,我们的关系,更是一种——你有事,我就出现。其他时候我会保持适度距离,默默守望你。”

前段时间,佟丽娅回到新疆,在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演出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适逢暑假,佟丽娅邀请董璇和酒窝游览新疆,为酒窝在舞剧中安排了锡伯族舞蹈的段落,“丫丫比我管得还认真,她把酒窝当成自己的孩子,排练、学习、生活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彼此的事业里,她们既是观众,也是最靠谱的支撑者,有着家人之间不计回报的扶持与疼爱。

董璇感动地回忆着,父母们也被佟丽娅安排得妥妥当当——不晕车的去远处游玩,晕车的就在附近转转;什么时候吃饭,点什么菜,去哪里拍照,都有条不紊。董璇忍不住说:“我真希望哪天丫丫能去哈尔滨、牡丹江玩,让我也好好安排一下。”

15

佟丽娅

上一个假期,董璇同样把酒窝安心地交给佟丽娅。在电影《轻于鸿毛》的剧组里,佟丽娅耐心地看着酒窝伏案书写功课,学习之余,艺术的熏陶也从未间断,佟丽娅亲自示范,将舞蹈韵律一点点教给好奇好学的“女儿”。

但佟丽娅眼中的新疆之旅,却还有另一个隐藏故事——“其实我心里挺愧疚的。”舞剧演出意味着高强度的排练与奔波,佟丽娅无法方方面面地为董璇一家安排妥当。她担心招待不周,甚至心里暗暗自责。可董璇却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这一切:“多好啊,一切都特别好。”董璇甚至叮嘱佟丽娅:“你别出钱,我都自己订机票、酒店就行,你忙你的。”佟丽娅淡淡地舒了口气:“璇儿不会给别人任何压力,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我。”

“在剧场的后台,只有唯一一间有空调的休息室,我特意留给璇儿,但璇儿根本没进去过,她一直在后台帮我忙前忙后——那一刻我就觉得,她不是一个演员、一个明星,她是一个妈妈,她是我的朋友。” 正因为这样,佟丽娅可以全情地将自己投入在表演中,心无旁骛。“我在舞台上奔跑的时候,能感受到我仍然有一颗炙热的心。”

17

董璇

那场演出上,佟丽娅为酒窝编排了一段舞蹈,当看着酒窝在舞台上的认真模样时,佟丽娅心头忽然涌起一种恍惚,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我们的下一代,就像曾经奔跑着的我们,酒窝像我一样挥舞着她的红裙。”佟丽娅奔跑着,裙摆飞扬,仿佛带着火焰的热烈。“我的舞剧讲的也是传承的故事,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佟丽娅轻声说。她看见了延续,那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无法言说的传承与呼应。

时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友谊是阶段性的”几乎成为现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她们不是。她们一直如面对镜子,关注着彼此,她们的联结不仅仅是同为女性、母亲、演员,也是因为找到了一种最为可贵的相似性,并在相遇后的时间里彼此保持观照,如波澜由己及人,似溪流殊途同归。

16

佟丽娅

作家Annie Ernaux和Marc Marie曾拍摄镜头外的彼此,写下《相片之用》,用铺展开来的谈话与文字不断寻求理解并深入了解对方——人无法独自解答自己,于是转向能够亲密的他者,对方或是好友,或是恋人,也或许是艺术创作本身。

在这个确认自我过程中,能遇见一位百般相似又略有不同的挚友何其有幸,生活随着与另一个人的彼此守望,互为镜像——多了视角,多了感知,甚至也变得多了一重记忆的方式。

有她在,话,说不尽。生活的希望,滔滔不绝。

经风雨才能见真情,无声的支撑最有力。荣耀时,她真心祝贺;困惑时,她耐心回应;痛苦时,她带来最有力的支撑。而这个“她”,同时发生在两个人身上。

佟丽娅坦然地说:“董璇是我选择的,没有血缘的家人。”

董璇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希望她是我家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更真挚。”

12

佟丽娅 & 董璇

Q&A:

对于你们来说,朋友究竟是什么?

佟丽娅:朋友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我们都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朋友一定在的。

董璇:就是患难见真情,在你有事的时候,你才能明白哪些是真的担心你、为你好的人。

在你这儿,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友谊优先权”吗?

董璇:我觉得对好朋友、闺密、家人是需要”优先权“的,要有那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丫丫身上有种对朋友的义无反顾、不求回报,真朋友都是这样的。

佟丽娅:可能对我和璇儿来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特别忙碌,经常拍戏时是不在一个城市的。遇到问题时,我们俩都是会自己想办法先解决的人,但对方遇到事情需要帮助支撑,我们一定是在的,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同样有这种情谊。

似乎很少有人像你们一样——不仅是两个人相处得好,还能让两家人都能建立友谊。

董璇:我跟丫丫都是喜欢把爸爸妈妈孩子聚在一起的人,我们有时候过年都去三亚一起过。最开始成为邻居的时候丫丫建了个“家人群”,后来大家一起聚会时父母就成为了朋友。我们的父母都很爱好文艺,爱唱歌、跳舞,后来他们经常也会自己组织活动,都不需要我们安排了。

佟丽娅:虽然是两家人,但很多时候也是一家人。我们的父母还组织了个合唱团,每周有两次排练,大家还会一起去哈尔滨、新疆旅游演出。我妈之前是音乐老师,她会带着大家在我家或者小区的活动室和大家一起练习发声、唱歌。

你们之间有没有什么比较有仪式感的时候?

佟丽娅:我们好像不会特意去做什么事,都是非常自然的,比如家里有什么新东西了都会给对方分一份,我需要一盘眼影的时候,她前一天就给我准备好了。我们生活中的这种细微的事情太多了——我发现好朋友之间,真的会有那种无须开口的默契。

董璇:对,我们俩之间的默契太多了。我还没开口她就知道我要说什么,还有我们想到一块的时候,多到数不过来。相处起来很轻松,不会想着要有什么特殊的仪式感。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特别轻松地聊起来——咱们家旁边有个养老院,以后我们老了就白天去那儿一起玩,晚上回家休息(笑)。

 

 

总策划:徐宁 / 编辑:Rita Hu / 平面摄影:wintam0119 (WINZ IMAGE)   / 采访:王萝、关迪 / 撰文:王萝 / 化妆:高建(佟丽娅)、谢礼(董璇) / 发型:高建(佟丽娅)、李岱琦 Huatianqi Beauty(董璇) / 造型:也 / 服装统筹:伊凡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