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方位时尚 > 时尚集团市场部

融汇全球电影资源 尽享光影文化盛宴——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实现全面提升(9)

2014-04-24 来源:时尚网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电影节继续秉持“共享资源,共赢未来”活动宗旨,坚持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办节理念,本着“安全、节俭、优质、文明”原则,组织了开幕式、天坛奖评奖、北京展映、电影魅力·北京论坛、北京电影市场、精彩在沃·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以及“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注目未来”国际新导演展映单元、“纪录佳作”单元、“微电影”线上展映单元等多项相关活动。

二、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定位明确运作成熟

(一)核心价值充分凸显,容多样和而不同。天坛奖评奖彰显着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价值。组委会本着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目标,遵循国际运行惯例,引入国际最高标准,评选出具有国际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评奖结果。7位评委分别来自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印度和中国6个国家,代表着东西方的审美与态度。获奖作品汇聚了最具国际水准和专业影响的大家新作,代表了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最新成就。评委会主席吴宇森评价说:“入围的15部影片质量很高,部部都是经典。”与上届相比,本届评奖报名影片更多、国家分布更广、整体水准更高、组织运行更为专业。通过天坛奖评奖,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借鉴,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彰显了“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理念和愿景,反映了北京电影节对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认知与把握。天坛奖已成为北京电影节最核心的活动要素,并正在成为全球电影节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竞赛单元。

(二)论坛交流务实前瞻,话题高端共识广泛。论坛活动承载着北京国际电影节鲜明的立场主张。本届论坛活动顺应中国电影进入黄金发展机遇期、中外电影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的发展大势,精心设置论坛主题,突出高端性、实用性、前瞻性,强化论坛对电影艺术繁荣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了电影节的专业水准。3场主论坛准确把握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从中外电影产业亟需破解的各层面问题入手,邀请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和国内及中国台湾的17位著名导演、制片人、公司运营官和专家教授担纲演讲嘉宾,话题前沿、视角多元,既有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也有合作策略与资源共享机制探讨,为中外电影全方位合作开辟了新机遇新途径。通过论坛,中外电影人达成广泛共识:面向世界,中国电影大有可为;面向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世界电影同样机遇无限。

(三)电影市场洽商踊跃,交易品牌不断巩固。电影市场体现着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生命力。本届北京电影市场设置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签约仪式、市场放映6大板块,吸纳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和周边产业的中外展商参展,完善配套服务,首次提出“电影要素”概念,全新打造电影要素交易和项目创投交易两大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外展商数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国际展商数首次超过国内展商数,美国电影协会、法国电影联盟、意大利影像工业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英国电影协会等国际知名行业协会齐聚北京,充分显示了国际电影交流合作的广阔前景,彰显了北京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短短4年时间,电影市场交易额就从第一届的27.94亿发展到第四届的105.21亿,充分展示了北京电影市场的勃勃生机。北京电影市场作为国际电影交流高端营销交易平台,在推动中国电影市场体系顺畅运行和国际电影交流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服务为民惠民,电影盛宴全民共享。不断满足首都群众和中外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电影文化需求,是北京电影节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本届电影节着力提升展映质量,丰富影片片种,优化排映方式,拓展购票渠道,坚持低票价路线,提高了观众覆盖率和满意度。电影嘉年华通过电影后期技术、衍生授权、电影音乐、展览参观等活动形态,使群众充分领略了电影文化的无穷魅力。本届电影节举办场地以长安街沿线场所为主,相关场地分布北京市区及周边10个区县,形成了一轴多点全城覆盖、集中分散相得益彰的格局,实现了区域、人口的广泛覆盖。电影节已成为首都的一个盛大文化节日,一个全新电影文化服务品牌。

(五)培育推介电影人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人才是建设电影强国战略的第一资源,扶持电影新人新作是北京电影节重要的使命与担当。本届电影节整合电影行业力量、融通各项活动资源,多措并举扶持新人新作。通过电影展映和推介发布,为新人新作搭建宣传推广平台;通过项目创投发掘潜力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与成活率;举办“好莱坞电影大师班”,邀请美国等地电影资深专家为中国青年电影人授课,提升青年电影人国际化表达能力;新设“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发现、推介、扶持具有市场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新设“注目未来”国际新导演电影展映单元,鼓励创新精神,增进各国青年电影人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活动,积极推动形成人才辈出、新人济济的良好格局,促进电影人才与电影产业互为依托,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六)节俭办节市场运作,重在提升活动水平。本届电影节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宣部等五部门节俭办晚会的通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节俭、务实、高效办好电影节。着力在丰富电影节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坚持把打造优质高端的展示推介平台、论坛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群众参与平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嘉宾满意、业界满意、群众满意、媒体满意作为衡量电影节质量的标准。不展虚华,务求实效,形式从简,深挖内涵,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放到融汇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举办惠民活动上,依托电影节品牌影响,通过市场化运作,调动社会资金、行业资源参与积极性,各项活动的举办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专业高效。IWC万国表电影人之夜、2014北京新浪潮论坛等社会机构举办的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电影节外延,扩大了电影节整体声势和影响。北京电影节自身造血功能和市场运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