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潮流 > 华夏地理

番仔楼与中式祠堂(3)

2017-03-10 来源:时尚集团
华侨是穿上洋装的中国人,番仔楼则是南洋门楼遮蔽下的传统大厝。表面上,华侨是一个思想先进、作风洋派的群体;骨子里,他们比任何人都因循守旧、执着于传统……

3

浦后惠泽尊王王府修建得富丽堂皇。在泉州,侨眷是求神拜佛的主力,每年花费大量财富
建庙祀神,做醮祈福,几乎所有的庙宇、宗祠,都是在华侨与侨眷积极参与下修建的。

泉州文史专家陈泗东先生著有《幸园笔耕录》一书,其中有一段记录举人陈仲瑾的议论,生动地概括了近百年来华侨与绅士地位的消长变化。陈仲瑾对作者说:“戊戌变法(1898年)之前,泉州华侨敬重绅士,巴结绅士。南安南厅村菲侨林露(疑即林路),营造巨屋,人称‘有林露的富,无林露的厝’。对泉州当时的翰林陈蓕仁、进士黄谋烈,非常奉承,多方设法与他们结亲。……其时绅士尚耻与华侨论婚嫁。戊戌变法之后至民国十六年(1917)前,泉州华侨逐渐与绅士平起平坐。我于1912年全家去印尼,路费是黄仲训送的,途经新加坡,船上被人欺辱,陈嘉庚欲代出面交涉,我婉谢了。侨居数年的费用,全由陈乌生、蒋报企等承担。其时华侨多与绅士论婚嫁,女儿嫁到绅士家需多陪嫁妆奁,而绅士之女儿尚不大肯嫁给华侨,如蒋报企之女嫁举人某为媳,陪嫁房子一座。进士林罛鹤亦肯娶华侨之女为媳了。又绅士纷纷出洋旅游,到处有同宗华侨送程仪,谓之‘打蕃客的秋风’。数月归来,余款一般可建一座二进三间张的中型房屋。……在这段期间,穷教员很多娶到华侨之女为妻。民国十六年以后至解放前,为绅士巴结华侨、勒索华侨的阶段。”

清末民初,正是华侨与绅士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转折时代,泉州的番仔楼开始出现,像是华侨的独立宣言。

黄奕住在南安老家建了两座房屋,但他1919年回国时,在厦门投资了160多处房地产,同时把母亲和妻儿都接到鼓浪屿定居。像许多华侨一样,他有两个家,正室是老家南安的王时,在印尼三宝垄还有一个名叫蔡缰娘的妾。王时原来是童养媳,成婚后带着孩子侍候公婆,闽南人把这种留守老家的侨眷称为“番客婶”。移居鼓浪屿时,黄奕住与王时的女儿黄萱只有10岁。

有意思的是,黄奕住一生大力资助现代教育,却不让黄萱接受大学教育,而是延请名师至家,辅导女儿接受传统教育。日后,国学根底深厚的黄萱,作为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得力助手为学术界敬重。暴发户黄家,两代就完成了“贵族化”,跻身书香人家。

民国初年,闽南地区战火频仍,先是北军(北洋军阀)和粤军(广东革命军)展开拉锯战,接着北洋直系与皖系兵戎相见,此外还有集兵匪于一身的大小“民军”鱼肉乡里。住在乡间的富裕侨眷,常常被土匪绑票勒索,很不安全。许多华侨像黄奕住一样,在老家建造一幢大厝光宗耀祖,另外还在鼓浪屿购置房产,全家移居到口岸城市厦门,生活方便,接收“侨批”——华侨寄回的书信和金钱——也比较可靠。

泉州地区的番仔楼,绝大多数为外廊式建筑,效仿的并非欧美本土的西洋建筑,而是南洋建筑——西方殖民者吸收东南亚民居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样式,又称殖民外廊式建筑。东南亚天气湿热,大量通透的外廊空间,遮阳避雨通风,非常实用。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外廊式建筑散播东亚各地,并于鸦片战争后进入中国,风行于各地租界。但这种建筑不适合温带的寒冬,到了19世纪末就在中国退潮,许多租界纷纷改建西洋本土样式的建筑了。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