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潮流 > 华夏地理

番仔楼与中式祠堂(4)

2017-03-10 来源:时尚集团
华侨是穿上洋装的中国人,番仔楼则是南洋门楼遮蔽下的传统大厝。表面上,华侨是一个思想先进、作风洋派的群体;骨子里,他们比任何人都因循守旧、执着于传统……

4

塘东村的洋楼里蔡连发先生睡在老式床上,墙上挂着他侨居海外的亲属遗像。许多华侨在海外另外成家,而在老家的侨眷一生守望。

让人意外的是,外廊式建筑在租界衰微之后,闽南侨乡却迎来了一个外廊式建筑的高潮。目前所知,泉州地区最早的外廊式民居是建于1912年的陈光纯宅,在泉州市区;最晚的建于1950年代。几乎可以说,外廊式番仔楼是与民国相始终的一种闽南特色民居。而民国年间,也正是华侨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崛起的时代。

清末闽南人下南洋时,东南亚地区是英、美、法、荷的殖民地,没有形成民族国家,华侨们只想打工赚钱,养活家乡的父母妻儿,然后荣归故里。很多人一去不返,埋骨他乡;很多人终生落魄,无颜归国;一幢幢番仔楼记载的,只是少数勤劳致富、衣锦还乡的故事。海外华侨孤立无援,既与当地社会疏离,又被满清政府歧视,唯有乡亲和宗亲聚一起抱团取暖,所以他们的眼里没有国,只有家乡和宗族。他们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踊跃输款,铺路造桥,修祠建庙,赈济灾民……这是他们终究要返回的家园。

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孙中山在海外华侨中组建同盟会。一盘散沙的华侨首次被一个政治目标组织起来,超越了地域和宗族。中华民国成立后,华侨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出来,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事务,在抗战中出钱出力,成为一股国共两党都努力争取的重要力量。

晋江市金井镇石圳村,一个寻常的海滨村落,到处是新旧番仔楼。石圳是远近闻名的侨村,全村人口2500多人,却有近万人在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地谋生。村里的李氏宗祠小而古雅,青石红瓦,画梁雕柱,脊檐飞翘,看上去富丽堂皇。一幅门联曰:古地圳山天空海阔,宗祠重建子孝孙贤。祠堂下面的广场有座名为“峻山阅书报社”的二层外廊式建筑,是旅菲华侨李连朝等人于1919年兴建的福建第一个村级书报社,曾设有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小医室、调解公所(兼平民夜校室)等,深受村民欢迎。但眼下,建筑的外墙披挂着十来条庆贺学子考上华侨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的红布条,边上放着一块“危房靠近危险”的警示木牌。

石圳村的华侨中学是由“成美小学”扩建的,每一座楼房、场馆,甚至每张石椅,都镌刻着捐赠华侨的姓名。早期的“成美小学”红砖厝正在维修,是一座闽南红瓦屋顶与外廊式门楼混合的平房,优雅而寂寞。“成美”是菲律宾华侨李昭以、李清泉父子所办的木业公司的名字,他们于1913年创办了这所小学,李清泉专门致函本村族长,要求办成新型学校,设置算术、语文、地理、历史、英语、图画、手工等学科。

教育历来是华侨捐助家乡的重点。1935年,泉州下属五县,由华侨创办或参与捐助的小学共732所;晋江县教育经费约47万元,县政府只拨款3万元,其余皆来自华侨捐赠。新加坡华侨李光前是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效仿岳父,在家乡南安市梅山镇芙蓉村建立起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和影剧院的现代文教卫生体系,称为“芙蓉学村”,后改名“光前学村”。海外华侨回馈家乡,成为侨乡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他们创办工商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他们推动泉州市政改革,修建新式马路、骑楼和运动场馆;他们大力资助教育、卫生和慈善事业,替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他们在公路、船运、电力、电、电话等方面广泛投资,奠定了侨乡的现代化基础。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