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潮流 > 华夏地理

番仔楼与中式祠堂

2017-03-10 来源:时尚集团
华侨是穿上洋装的中国人,番仔楼则是南洋门楼遮蔽下的传统大厝。表面上,华侨是一个思想先进、作风洋派的群体;骨子里,他们比任何人都因循守旧、执着于传统……

1

石狮市后杆柄村的杨家大院是当地有名华侨建筑,清末民初泉州的海外华侨发达了以后,首先要在家乡修建楼房,以此光宗耀祖。

泉州位于东南沿海,宋元时期为东方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时期就形成了移民海外的“过番”传统,近代以来更有百万人口侨居东南亚,是中国接受异域文明的前沿地带。闽南人还是最重视宗族的族群之一。甘满堂先生在《福建宗祠知多少》一文说,根据2015年8月的普查,福建省宗祠总数13272座,平均每万人拥有3.59座,排名均为全国第一。按地区排名,每万人的宗祠拥有量龙岩地区8.6座,漳州地区4.9 座,泉州地区3.6 座;如果按县级单位排名,冠亚军分别为南靖县552座、安溪县511座……这说明客家人与闽南人,祭拜祖宗的狂热在全国数一数二,远高于内地省份的族群。

闽南人称外国为“番”,外国人就是“番仔”,外国建筑就是“番仔楼”。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别具一格,红砖、红瓦、翘檐,是一种当地称之为“皇宫起”的院落式大厝;归侨们所建的番仔楼,多为外廊式、有楼层、正立面檐口加山花,是一种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建筑。

20世纪上半叶,归侨们挟其强大财力,把东南亚地区的建筑样式带回闽南。一时间,番仔楼如雨后春笋,在城乡各地拔地而起;商住两用的骑楼,纵横成街,嵌入了闹市中心;而学校、医院、公园和体育场等崭新的公共建筑,也星罗棋布,遍地开花。这场半个多世纪的欧风美雨,终于让积淀千年的泉州建筑景观发生转变,点染上浓重的南洋色彩。

每一栋建筑里面,都住着人;每一种建筑形态,都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观念。番仔楼攻城略地的背后,象征着华侨的社会地位扶摇直上,成为显赫的群体。番仔楼的居民,与传统红砖大厝里的居民经历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这种中西混搭的建筑奇观,还告诉我们,侨乡泉州在西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特别远,传统文化已经分崩离析。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凝视侨乡的家族建筑时,却看到一幅停滞的图景。所有的宗祠都沿袭着传统样式,红砖红瓦,低矮的翘檐,前后二进或三进,正厅供奉历代祖宗神主牌。最别致的陈埭回族丁氏大宗祠,也仅在内部平面结构做些变动,暗藏一个“回”字,外表上与汉式宗祠无异。事实上,泉州地区的宗祠建筑新意不多,结构大同小异;家族之间,比拼的重点集中在门楼、山墙和屋顶的装饰彩绘上面,极尽雕饰工艺之能事。看上去,一座座俗艳灿烂,仿佛头顶插满鲜花的村妇。几乎所有的泉州宗祠,都是在华侨积极参与下重建的。他们或大力倡建、或亲自主持、或积极捐款,复以极大的热情年年谒祖进香,弘扬姓氏宗祠的社会影响。他们为什么没有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把西洋风格融入祠堂建筑?泉州地区数千座宗祠,竟然没有一座被西洋文化改变,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注意到,闽南地区不仅宗祠,还有无数宫庙,也成功地抵御了西洋建筑文化的入侵,保持古老的样式。

建筑乃社会意识的表现。我猛然发现,华侨身上具有鲜明的两重性,除了我们熟知的革命、现代、开放之外,还有保守、传统、落后的一面。要探究这问题,还是要从近代华侨的历史和文化说起。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