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殷若昕 | 关注女性 也关注男性

2021-02-24 来源:时尚芭莎
大家需要知道女人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不希望大家以女性视角的切入去看待我的片子。我关注女性,也关注男性,我关注的是人本身,关注的是他们各自的困境。做电影,“我更关注整个社会语境中人自身的困境、身份焦虑,在社会动荡或者演变的时期人内部的矛盾”。

3

殷若昕

34 岁这年,殷若昕有两部长片等待上映:《再见,少年》和《我的姐姐》。两部电影的拍摄时间只相隔几个月,她写完第一部《再见,少年》的剧本递给资方,第二天就答复项目被看中。这是她第一次执电影导筒,第一部作品就是长片—多数新导演的第一部作品通常困难重重,她是那种少数人。

殷若昕用了一个词,“水到渠成”:她高中参加戏剧,编导演每个身份都喜欢,本科在中央戏剧学院读戏文,研究生在本校读了导演,“自己把自己要说的东西诠释出来”。她2012 年毕业,2017 年得到拍摄第一部长片的机会,中间5 年,她经历过“命题作文”阶段,但没穷困潦倒过:有来自家庭的保护、导师的帮助,友人们的支持陪伴。拍电影之前,她的上一个身份是话剧导演。那时爱排西方经典,挺学院派,毕业大戏曾在校园内引起过一阵轰动。

她是安徽铜陵人,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就会带来一代人的命运动荡。父母在国企上班,都受到过影响,但她的生活一直平稳安定,一定要说天赋的话,她更想将此称之为直觉与共情,她“容易被周围所有的人与事打动”。

《再见,少年》故事的起点在新旧世纪交替,经济发展带来的变革。是下一代人的青春期和上辈人的命运转折的交织。两边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也是人在时代背景下的际遇。她谈起学生时代创作的“指南”:“本科的时候,老师就说你得让自己心先流血,不要害怕触碰自己的记忆然后去创作。”《再见,少年》是她高中时代所见的世界:“我希望让这两种撞击去表达,也表达我对那个时代的一个关怀、一个抚慰。”

2

殷若昕

故事她想了很久,几乎有十年时间,2017 年动笔,两稿之后决定拿出来给别人看。这之前她也知道一些针对剧本大纲阶段的创投项目,告诉自己:“既然已经拿出来一个东西,就把它写完给别人看。”电影的投资方是大地影业。整个前期创作过程中,她的心态还是挺平和,她毕业5 年,也知道这个行业里很多开头不错的项目是结果未知的。

这部电影也是创作和个人生活的交织,从递交剧本到电影开机,一年的跨度里,殷若昕经历了怀孕生产,电影开拍的时候孩子刚满6 个月。

《再见,少年》2019 年初开机,在云南个旧拍了38 天。拍摄顺利,从执导舞台到执导影视也顺利。

“电影是视听的,舞台是时间和空间。它们有呈现形式的差异,但内在的核是一样的。人创造了艺术表现手法,而它们终究是在讲人。”

做舞台导演的时候喜欢排西方经典,是因为她关注人的自由意志,“人被什么打败了,又战胜了什么”。做电影,“我更关注整个社会语境中人自身的困境、身份焦虑,在社会动荡或者演变的时期人内部的矛盾”。

1

殷若昕

《我的姐姐》是资方和制片团队找到了导演,大家审美高度一致,努力的方向清晰明确。编剧是殷若昕本科时期的室友,电影是关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女孩的故事,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追求个人独立生活还是抚养弟弟的问题上,展开的一系列抉择。制片人、编剧、导演都是女性。女性议题、女性阵容。

《再见,少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单元获得了四项提名与两个奖项,殷若昕把自己的两部片子归类为剧情片,但她不想简单粗暴地把自己作品的母题归类为女性主题。“我很愿意让别人看到我是一个女性,是一个女性导演。大家需要知道女人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我不觉得我的片子是女性视角,我关注女性,也关注男性,我关注的是人本身,关注的是他们各自的困境。”

她心里还有一个宏愿是拍战争片—在她看来,在整个世界的历史讲述中,二战东线的历史是被含混讲述的,中国人所经历的残酷战争未被真正注视,而我们需要用电影的力量去强化明晰这个讲述。如果自己能有力量做出一部这样的电影,让观众看到中国人到底做了什么,这是导演的使命感。

 

策划:张婧璇 / 摄影师:杜怀一 / 统筹:Timmy、薛冰清 / 形象:梓子 / 妆发:窦凯 / 采访、作者:徐沉沉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