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动态 > 芭莎宠爱

我们不再是流浪猫,而是幸运土猫

2025-07-14 来源:芭莎宠爱
从上班族到猫行为管理师,从流浪猫网站初创者到TNR项目推动者,曾莉的故事藏在每只流浪猫的瞳孔里,在那些关于救助与送养的循环中。对于自己的事业,她如是说:养猫即生活,猫是我探索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

a

a1

千禧年的五道口早市,二十出头的曾莉在拥挤的摊位间停下脚步,被铁笼里橘白相间的小猫吸引,“碗是空的,水也是脏的,小猫一直朝路人喵喵叫,我一下就共情到——它不想在这么糟糕的状态下待着。于是冲动之下我就用20块把它买走了,心想至少让它离开这个小铁笼子。”这只被她叫作“花咪”的小猫,两三个月就因为猫瘟去世了,也是那时她才知道,很多所谓的“星期猫”、“星期狗”,都在很惨淡、严峻的状态下生存。

花咪的短暂停留,留下遗憾与无力,也让她感受到了小猫带给人的治愈与快乐,“一旦拥有过之后,你就会希望再次拥有”,怀揣着这样的期待,曾莉遇见了“胖胖”,把它从小奶猫养到17岁,那也是她从职场新人到投身流浪猫救助事业的关键岁月,在后来与更多猫相伴的时光里,她逐渐找到了生命中关于“体面生存”与“长久陪伴”的双重答案。

2

1

胖胖

「幸运土猫」的缘起,要回溯到00年代,彼时大部分人对于流浪猫的概念感到陌生。在平房大院长大的曾莉,最初以为所有猫都有固定的家。“奶奶家的猫白天出去、晚上回家,大院里的猫都这样。”后来她在网上得知流浪猫的存在,惊讶之余,特地去垃圾堆旁蹲守几晚,才第一次看清流浪猫的真实模样,也真正意识到它们的生存状态,于是在2004年,曾莉建立了流浪猫网站。“那时‘流浪猫’的概念,触及人们的道德底线,也触动到同情心。大家会觉得这些小生命怎么就被遗弃了?我们想,也许通过网站的传播,可以帮它们重新找到家。”早期由网站聚集起来的二百多名成员,如今仍然通过微信群联系着,“为爱发电”这件事,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

15

14

13

那一年,曾莉便开始为社区流浪猫进行绝育。2007年幸运土猫领养中心启动实体空间搭建,2010年正式迈向机构运营阶段,逐步建立起涵盖流浪猫救助、绝育、领养及行为指导的完整体系。曾莉潜意识里那个“让猫体面生活”的愿望,从个人情感升华为群体行动,从最初在论坛呼吁“给流浪猫一个家”的零星发声,到如今通过标准化的TNR(捕捉-绝育-放归)项目重塑人猫共处生态。这些曾在垃圾堆旁瑟缩的小生命,得以在城市缝隙中拥有不被繁衍困境束缚的生存尊严。

a2

这些年,曾莉已经送养了5000多只流浪猫进入新家,于她而言,这些毛茸茸的家伙不仅是等待领养的照片与档案,更是刻着不同故事的生命注脚。令她印象深刻的三花猫“十一”,短胖身材、圆圆萌脸、长相甜美,性格可爱又乖巧,无论是剪指甲、抚摸,还是亲亲贴贴抱抱,十一都可以轻松做到,是那种与人互动的社会化能力非常强的猫咪。在曾莉眼中,十一简直无可挑剔,但是领养人来看了几次后,因为家里已经有一只猫有些犹豫。

3

在领养中心的十一

4

十一被领养后的生活

5

十一与原住民的友好相处

“当时我就想,我们这么好的孩子都没被看上吗?心碎了一地,还在领养中心的小房间哭了一鼻子。后来他们确定了领养十一,我跟另一个义工去送,因为特别舍不得它,我就在楼下等,心想如果他们变卦,我就自己领养它。没想到十一进家没多久,就能和‘原住民’和平相处了,并熟悉了家里的每一个人。我当时就说,你们终于知道我们十一有多好了。”在领养中心,曾莉有时会担当起“校长”的角色,用她的话说,就是“觉得每个孩子都特别好”。每个流浪猫都藏着不为人知的闪光点,都是等待被读懂的答卷,而她想做的,就是帮这些“学生”找到能看见满分的领养人。

17

16

7

6

“美雪”是一只不慎掉进地下室的流浪猫,从发现到救助成功,曾莉的团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后来又将它从不足六斤养到了十一斤。身为白色成年大公猫,美雪很难找到领养人,他们在领养信息中这样写道:美雪就这样被卡在了命运的角落里,看不到未来,但我还是想再给它吆喝吆喝。在领养中心待了大半年后,曾莉收到一条信息,事情出现了转机。“那个领养人家里已经有四只猫,她说看美雪一直登在领养页面上,觉得这个猫猫好无辜、好可怜,可能大家都不喜欢它,她想还是给美雪一个机会吧。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做领养中心特别值得的时刻——你的坚持能被别人看到。”

11

10

9

8

如今领养中心正处在艰难的阶段,大众对于领养流浪猫的意愿大不如前,但每当曾莉看到又有猫咪找到了新家,看到TNR项目使得流浪猫们在绝育后提升了生命质量,以及流浪猫绝育的观念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并理解,她就会想:再多坚持一阵子吧,再给它们多一些机会吧。就像当初花咪用爪子够向铁笼外那样,每个生命都在努力活着,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别让它们等得太久。

a3

除了领养中心的负责人,曾莉还有另一重身份——猫行为管理培训师,同时出版了《新手养猫指导手册》与《流浪猫TNR项目指导手册》。系统研究猫行为的契机,源于2010年领养中心成立初期的现实困境:那时送养的一些猫中,会出现乱尿、抓人、难以融入新家的状况,领养人的焦虑和猫的生存危机同时摆在面前。

19

18

为了让流浪猫能够在新家继续生活下去,曾莉开始研究起猫行为相关的资料,逐渐进入到这个崭新的领域。彼时,国内几乎没有本土作者撰写猫行为学的书籍,她便阅读、钻研了很多国外著作,并将其中的知识应用在领养中心送养猫咪、与领养人沟通上,结果发现很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12

“我们对猫行为的探讨与知识传递,并不是教主人如何管控猫,而是引导他们理解猫的行为逻辑,自然而然地寻找到人猫相处之道。猫是难以被外界力量直接改变的生物,无论是对它们倾注爱意还是施以训斥,都无法真正改善人猫关系。因此,猫行为研究的核心在于推动主人们认知的转变,这对构建健康的关系、实现与猫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也是我多年来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在猫行为相关的咨询中,曾莉发现一个高频现象:主人常以“我家猫突然乱尿/不吃不喝”作为问题开篇。这种“突然感”本质是人与猫视角的偏差,对猫而言,每个行为问题都是长期沟通无效后的紧急信号,“有积累,有端倪,但都被忽略掉了”。猫是在告诉我们它遇到了什么困境,而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猫要通过乱尿来表达生气。

23

22

21

20

还有很多人会观察到,自己家的猫总是喜欢扒拉东西,“那可能是你忽略了一些事情,比如猫站在桌子上喊你,你不理它,或者无视猫跟着你走。它偶然去桌子上弄掉一个东西,你做出了反应,它发现这个沟通是有效的,所以下次就学会了——我只有扒拉东西,你才来理我。”猫的沟通逻辑很直接:轻蹭是“求关注”,叫声是“快看我”,当这些都无效时,才会尝试用一些“捣蛋”行为引起注意。以行为学的逻辑解读猫的动作,“人宠和谐”就会变成跨越物种的相互理解,而曾莉和她的团队,无疑是这场文明的对话中,最执着的传译者。

关于幸运土猫,关于猫行为研究,关于和猫在一起的故事,依然是曾莉未来生活中的主要构成。这些年的经历,也让她渐渐完善与深化关于“送养”的理解:不是完成一次简单的生命移交,而是用行为学知识搭建沟通的桥梁,让每个生命的需求被看见,让猫在更自如的环境里舒展天性。她正让更多流浪猫在被理解的温暖里,继续书写这部未完成的共生叙事。

qa

Q:“养猫即生活,猫是我探索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这句话有什么具体的涵义?

A:我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跟人相处、沟通,所以在“看人”这件事上,猫是非常好的窗口。大家在面对猫的时候,其实都很坦诚,会更多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就能让我更多、更快地去了解他们当下的感受。

Q:关于养猫大环境,这些年您观察到有哪些变化?

A:我其实抱有不太乐观的态度,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有非常多卖猫的商家,会把笼子作为养猫必备物品附送,但猫是一个伴侣动物,没有办法笼养,对于猫来讲这是很糟糕的生存空间。再比如后院繁殖的现象,有些猫生病了就会被扔出来。以及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很轻易就能养到一只猫,有些人可能没办法真正理解养猫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然后又很轻易的丢弃,这也是流浪猫变得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Q:幸运土猫的存在,对您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A:我一直都觉得做幸运土猫这件事,令我快速达到了自我感觉很舒适的状态,更加接近一只猫了。我的内心永远是自由的,现在感觉我不会被任何事情所束缚住,不会给自己设置栅栏,对自我拥有了更多的接纳后,会发现问题都不是问题。

Q:想对猫猫说的一句话。

A:谢谢你来做我的小猫,谢谢你选择信任,选择爱。

 

 

监制:邵白白 / 新媒体策划、统筹:屿川 / 采访、撰文:单数十四 / 图片来源:幸运土猫小师姐曾莉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