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匮乏的条件、紧迫的时间和“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矜贵鲜荔枝,这场极限挑战般的传奇故事令大批观众欲罢不能,同时也让很多人好奇:古人想方设法加急都要奔走11天的“荔枝专线”,如今如果走一遍将会是什么体验?
在电视剧的设定中,荔枝使李善德千里之行的起点“岭南”,正是现在的广东茂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如果再具体一点,大抵要加上“更爱茂名”四个字。
作为全球最大的荔枝产区,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这里。“白糖罂”荔如其名,汁水甜度直逼冰糖,是热情直给的甜蜜暴击;“桂味”则自带一番独特的桂花香,也因此被赋予了“蟾宫折桂”的美好寓意;近年崛起的新品种“仙进奉”不仅果大核小,而且甜中带有独特蜜糖清香。
除了直接吃,茂名人还能把荔枝烹饪出百种花样:荔枝柴烧鸡、荔枝咕咾肉、荔枝果仁虾球,酸甜果香是各种肉类的小清新绝配;芝士荔枝卷、水晶荔枝福袋,现代创新菜式是中外合璧的新奇味道;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酒,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的淳朴本味。
品尝完各式荔枝宴后,最推荐去古荔枝园,边看树龄超过1300年的“荔枝王国活化石”边消消食。不远处的中国荔枝博览馆也不容错过,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荔枝的前世今生,还能凌空漫步穿越万亩荔枝林的空中廊道,是拍照打卡的绝佳机位。
当然,出发下一站前,也别忘记在“柏桥服务区”逛一逛。这个今年5月新开放的服务区以荔枝文化为主题建造,不仅外形以荔枝花叶为灵感设计,内部还高度集合了荔枝文化展厅、非遗文化展、艺术园林、地方特色美食街、互动体验区等多种项目,堪称比景区还“卷”的存在。
《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设计了四种“南荔北调”的路线:一是走梅关道,二是走西京道,三是北上走漕路过长江,四也是走水路。而其中前两条线路都与韶关密切相关。
韶关古称韶州,是岭南连接中原的必经之地。随着我们的行程北上,珠三角连片的稻田景色,开始逐渐被茶山与苍翠的竹林替代。继续向前,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的赤色群峰便会闯入视野,亿万年风化雕琢,形成千仞丹崖、万叠赤城的奇观,是韶关最震撼的山水名片。
丹霞臭豆豉鱼、南雄板鸭、翁源酿豆腐、乳源酸笋鸭都是韶关的特色美食。那么,韶关有没有荔枝呢?在唐朝时的确没有,但凭借现代种植技术和好山好水的根基,这里多年前也种起了荔枝,以优质品种桂味、糯米糍为主。
过了梅关便踏入了赣州的山水。赣州的宋城墙则比韶关的丹霞更添几分历史的厚重——城墙沿贡江而建,站在城墙上远眺江面上货船往来,帆影点点,与千年前运荔枝的盛景或许真有几分相似。
赣州的烟火气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渔湾里美食街飘着各种香气:宁都三杯鸡的酱香裹着米酒的醇厚,信丰萝卜饺的酸辣里藏着客家人应对湿气的智慧……若想追溯赣州作为“广府文化北传第一站”的历史,魏家大院是不可错过的时空胶囊。从精美的木雕、砖雕到繁复的彩绘,还有各种珍贵的文物古画,都在展示着客家匠人的精湛技艺与雅致审美。
剧中荔枝的转运,在湖南到湖北段的水陆联运中,已进入争分夺秒的白热化。古人大概想不到千年后,我们开着车就能轻松串起这两省的烟火。
先到长沙。湘江穿城而过,橘子洲头在夕阳里镀着金边,江风裹着水汽掠过岸边的垂柳。夜市的灯牌次第亮起,炸得金黄的臭豆腐裹着辣椒酱,咬一口外脆里嫩的热乎气直窜鼻腔,是人间最实在的烟火。
再到襄阳。古城墙的青砖被岁月磨得发亮,城楼下汉江泛着碎银似的光,岘山的轮廓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历史的车辙与山水的温柔早已悄悄重叠——当年为荔枝争分夺秒的路,如今成了我们看风景的路。
即使长安的名字变成了西安,这座城市依然处处流淌着大唐的血液。漫步城墙之上,六百年前的砖石记录着往来商旅的足迹;大雁塔下,玄奘取经的故事仍在老西安人的茶余饭后流传。回民街的烟火气里,火晶柿子饼的甜蜜与羊肉泡馍的香气交织,恍若穿越千年的市井喧嚷。
如今荔枝已不再是稀罕物,但在华清池畔品尝时,仍能遥想当年驿马飞驰为贵妃运送鲜果的盛况。夜幕降临,大唐不夜城的灯火将仿古建筑勾勒得金碧辉煌,身着唐装的表演者与现代游客擦肩而过,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盛世画卷。
在这里,历史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气息,让每个到访者都能真切触摸到盛唐余韵。
从广东到西安,如今这条“荔枝古道”虽没了马蹄声,却依然是一条兼具美景与美食的绝佳自驾线路。无论是与三五好友结伴出行,还是亲子带娃游,这条穿越历史与美味的“贵妃同款”路线,都值得列入你的旅行清单。
撰文 | 王茸、图片 | 《长安的荔枝》海报、小红书:泽西、@G.Feng、一朵绵绵云、向着东方骑行、巍然程风、是陈同学、婉辞(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