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动态 > TRENDS TRAVELER

在开封,人人都是“画中人”:清明上河园穿越指南

2025-07-22 来源:trendstraveler
虹桥如画,汴河畔纤夫号子声声,木轮车在脚边轧轧作响,宋代商贩的吆喝裹着新出炉炊饼的麦香扑面而来——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你一脚踩进了张择端未干的墨痕里。

1

2

年轻人狂热打卡的新“穿越”地——清明上河园,这里青石板路的接缝处,仿佛正渗出北宋东京城的微雨。这里,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被赋予了呼吸与体温,在春风里迎来它的鼎盛——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们重新敲响了汴梁的晨钟暮鼓,铸就了传统文化景区破茧重生的标杆。

3

4

1998年10月,当第一块基石埋入开封西北隅的土地时,少有人预见这幅“活起来”的千古名画会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现象级作品。张择端笔下的虹桥舟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的市井喧嚣,不再仅是传说中的艺术作品,而是即将在六百亩土地上磅礴铺展的血肉之城。

5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便已踩在了历史的断层之上。园区以“近乎考古级的精度”将画中场景复原:汴河两岸绿柳垂拂,虹桥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纤夫的号子声穿透水雾。空气里,新烤炊饼的焦香、汴河水的微腥气息、远处勾栏瓦肆飘来的丝竹断片……所有感官都被北宋的烟火气裹挟——“我们不是建造主题公园,而是‘复活一座城’”,景区管理者这样诠释核心理念。

6

7

8

无需剧本,历史自有其鲜活的注脚。漫游在清明上河园,你会遇到衣衫褴褛的“小乞丐”端着破碗穿行街巷,愁眉苦脸的表情引得游客忍俊不禁——那是曾因游客“爱心投喂”而火上热搜的网红NPC,没有固定剧本的即兴表演,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走在虹桥上,周围“商贩”用汴梁官话吆喝着“冰雪甘草汤”,紫苏饮在青瓷盏中漾开涟漪,恰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夏日“饮子摊”再现。

9

再往前走几步,忽听到铜锣一响,街头顿时喧腾起来——两个身着囚衣、颈挂木枷的“犯人”在衙役的押解下“游街示众”,一边还要高声认错,引得路人围观拍照。有人一本正经地扮演,有人憋笑不住,满街都是嬉笑与快门声交织的热闹;巷子口,一家“赌坊”热火朝天,身穿绸缎的“老板”正挥着纸扇招揽生意:“来来来,猜大小,赢了银子就归你!”围观游客早已被这股市井气勾住了魂,纷纷掏出游戏筹码下注,笑声夹着惋惜与惊叫此起彼伏。

10

在这里,演与不演、看与被看,从来没有清晰的边界。你也许只是从虹桥上路过,却可能在转角就成了故事的配角——这或许正是清明上河园最动人的地方:它不需要你“相信”,只需要你“参与”。

“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远道而来的网友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感叹。这场梦里的众生相:有人笑着在戏台前排队点茶,有人站在虹桥下等一场暮雪,有人干脆脱了鞋坐在河边的青石板上,任夜色一点点将自己裹进宋人的日常。这张画卷,便是靠这些沉默的注视、带着情感体温的参与,才真正活了起来。此刻,你不是看客,而是这幅画的补笔者。

11

12

13

14

当暮色温柔地浸染上善门的飞檐,千盏笼次第亮起,像一条赤色的游龙,你穿过光影织就的长廊,仿佛亲手推开了《东京梦华录》中那扇“通晓不绝”的夜世界之门。白日里喧嚣的市井悄然隐去,一个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汴梁正缓缓苏醒。

15

忽然,城楼之巅,夜空被无声地撕裂。数百名身着霓裳羽衣的舞者,如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神女,自巍峨的城阙凌空而起。她们足尖轻点虚空,衣袂飘飞,在巨大的投影光束中翩然起舞。这场2024年全新推出的夜秀,瞬间攫取了所有目光。

16

巨大的《清明上河图》动态长卷被直接投射在深邃的天幕之上,画中的虹桥、汴河、楼阁仿佛挣脱了绢帛的束缚,与真实的飞天人影交融共舞。仰望的游人忘记了言语,孩子们的小手直直指向天空,微张着嘴,眼中映照着星河与仙姿。一种近乎虔诚的寂静笼罩着人群,只有间或响起的、压低的惊叹在夜风中传递。

17

18

如今,“古风文旅”在全国各地势头正猛,而清明上河园无疑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存在之一。它不再只是还原《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尝试,而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为“宋代生活体验馆”:身穿汉服在虹桥上打卡出片,参与囚犯游街、街头赌博、桥头唱曲,每一步都精准贴合当下社交平台的视觉逻辑与传播语言。#宋潮打卡地、#中式出片 等话题屡屡登上热搜,清明上河园也由此站上“古风文旅”浪潮的潮头。

19

20

但也正因如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始浮现——当“穿越”变成流水线,当游客沉浸在滤镜与剧本中,是否还记得那份真正来自历史深处的“时光感”?清明上河园的成功固然可喜,但如何在流量与传承之间守住文化的厚度与灵魂,或许正是所有文化景区在热潮之后,必须面对的深刻命题。

 

 

撰文 | 维依、图片 | 小红书:甜酒咖啡卷、猫猫爱瞎逛、大胡子小姐、全世界最温柔、谷二斗(侵删)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