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来女
在广袤神秘的河西走廊上,有一座名为“者来寨”的古老村落。相传,这里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安营扎寒之地,历史的尘埃与异域的传说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这片土地。当一位来自这里的女子,将这片土地的苍凉、野性与悲壮化作独特的音乐符号,并以“者来女"这个名字走向世界舞台时,她不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更是在用声音,重新唤醒一个被时光掩埋的文化印记。
者来女告诉我们:“者”的本意是受人尊敬,“来”是一种召唤。“者来女”于是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成了一则艺术的宣言。它从土壤中生长,于血脉里流淌,与她的生命彼此诠释、彼此成全。她的声音艺术,不止要让人“听见”,更要让人“看见”。
者来女
大地的馈赠,在风沙中吟唱的根性之音
河西走廊,这片被誉为“中国西部动脉”的古老土地,始终涌动着大自然的野性和幽远强韧的生命力。用者来女的话说,这里“自然的场域辽阔沃野,因此旋律也是耿直的长线条,节奏也是鼓舞人心,苍凉与悲壮都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调性”。
者来女
者来女的声音,仿佛能把人们的思绪带回这片土地。她打小听风吃沙长大,性格的底色是丰富炽烈,这使得她在音乐表达时,天然擅长辽阔悠长的古调古韵。“空灵和野性”是她对自身旋律最好的概括。这种声音的根性,不仅源于她的成长环境,更来自她对故乡文化的再诠释。者来女曾以《声带》为名,徒步丈量故乡,聆听大地的脉搏,“采声人的采风经历是让双脚踩在土地上一步一步去丈量去聆听土地和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情感基因的过程。”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实践,更是一个内心溯源的过程,是她永远“真诚、谦卑,永远在路上”的创作态度。
当她将这种根植于大地的声音代入当代语境,她的创作便充满了独特的生命力。者来女将人声作为乐器,追求“即兴发声”,脱离既定的歌词与曲调,唱山、唱水、唱风、唱雨,甚至唱出那些超越人类常规情感范畴的深邃体验。这种纯粹而本真的表达,是她对“人声艺术”的极致探索。在她看来,音乐的本质就是情感的自然流动,而她,只是那个虔诚的传达者。
者来女
当河西古调遇见世界之音
然而,者来女并未将自己的声音局限在故乡的风沙里。她始终怀着一种探寻不同文化表现形式的渴望。她曾受邀前往印度,向当地歌唱家学习传统唱法,并把中国民间音乐介绍给他们。那次跨文化的对话,成为她音乐旅程中的一次深刻启迪。
者来女
“非常珍贵的学习交流经历,对比了声乐训练和创作方式,对我重新看待家乡音乐带来了许多灵感。”她回忆道。者来女惊叹于印度音乐对音与音之间细微“音分”的重视——那是介于高音与低音之间的微妙震颤,往往正是情感最饱满的瞬间。她也留意到印度音乐中节奏在声乐训练里的重要地位,以及即兴演唱赋予旋律的自由与生命力。
者来女
在她看来,这些特质与中国民间音乐的口耳相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表达的真切,都让音乐在自由的呼吸中保持无限可能。“总的来说是既要遵从规则,更重要的是保持纯粹的生命力和自由的表达方式,自由本真的音乐是无限的!”
者来女
从《黑悟空》到《我是歌手》的破圈”之旅
2024年,者来女为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创作并演唱的《三界四洲》,凭借其独特的吟唱方式和深邃的意境,迅速征服了全球玩家。这首歌的成功,在者来女看来,源于创作团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创作的内在逻辑”。所有创作者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表达作品的声学立场,带给听众怎样的听觉感受。她作为演唱者,只是找到了最适合的音色和表达方式。
这首“不迎合”的作品,却意外地将她推至流量中央。然而,对于“被标签化”的担忧,者来女却给出了一个坦然且坚定的答案:“没有感觉到被标签化,作品的成立是歌者的本职工作,无论怎么说,作品被认可是荣幸啊!心里也是踏实的。”这份清醒,让她在浪潮之中依旧从容。
者来女
而后登上《我是歌手2025》的舞台,她再次选择“不平衡”的艺术表达。她带着《侠客令》《玉盘》等融合了西北行酒令、非遗民歌的作品,挑战着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既有认知。超前的舞台风格从一开始的被调侃、被造梗,到后来她洒脱回应,甚至跟着一起幽默玩梗。她不高高在上,反而真诚开放,直面所有“不完美的真实”。在流量至上的娱乐生态中,者来女给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答案:“永远真诚,永远开放!流量会变,听众也在变。只要你真心爱音乐,音乐自会给你答案。”
者来女
未来的路,光脚上路,唱出本真
若问前路何方?者来女的答案始终如一:“探索方向一直不变就是如何让传统音乐充满生命力”,她渴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现场,与听众直面相遇,让更多人听见她的声音,也更希望,每个人能听见自己。就像她一样:光着脚上路,敞开喉咙吼山歌,骨子里有什么,就唱什么。
者来女
者来女,这位从河西走廊走出的歌者,用声音重建了一座桥——连起厚土与舞台,传统与当代,个体与众生。她让我们听见的,不仅是充满灵性的歌声,更是一片土地深沉的呼吸,和关于自我对话的勇敢与真诚。
运营:谢依 / 撰文:维依 / 设计:33 /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