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王凯 | 时间的河

2018-12-27 来源:时尚健康
王凯新作《大江大河》,12月上旬登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在《大江大河》拍摄的126 天中,随剧组一路走南闯北,也由冬到夏,他在一次次对宋运辉这个角色的进入与抽离中,保持着极强的秩序感。这一次我们在今日美术馆与王凯和那间老屋不期而遇,连空气中些许陈旧的味道,都变得很是让人怀念。回想起做演员之后的日子,既有人生飞扬的一流,又有现世安稳的一湍;前者白热,后者凉爽。

5

王凯

那些年,我追过的时髦父亲

开机那天,前行的路有些泥泞。剧组梳化师踩在布满车辙和脚印的路上,说:“我小时候常走这样的路,有时候脚走到前面去了,鞋子还留在身后。”这泥路正是孩童年代的回忆啊。

春耕时节那几场雨,使远处叠叠密密的青山,云雾缭绕间,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卷,静谧又安详。这是《大江大河》的取景地,安徽宣城泾县。剧组仅用了二十多天,便搭出一个真实且具有年代感的小村庄。而村口那棵参天大树,则是一年前移植过来的。走进县城,一下就穿梭了时空。“人民武装部、大众成衣店、新建设照相馆……”手写的木板招牌,墙面上到处是红油漆的宣传标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一个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因这些置景,正徐徐展开。

“场景做得很精细,让我想到那个我没有经历过,却又很接近的年代。” 80 后的王凯像探索父辈的童年一样,观察着室内的道具,“墙上挂着奖状,桌子、柜子顶上盖着小花布,得把三角的一边冲外。床上是红绿的大花被面,纯棉毛圈枕巾上绣着牡丹花,搪瓷盆里是金鱼戏水……”

3

王凯

他在自己“家”里,拾起许多淹没在时光之河中的老物件,许多是小时候见过的。金属毛巾架,底下是三角支撑,中间的铁丝圈放脸盆,上面还有个横架搭一条毛巾。从前没寻思过工艺的精妙,“比如折叠椅,靠背可以翻转,一面是布的,一面带绒。”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折叠椅的绒面是秋冬用的,布面是春夏用的——尽管物质贫瘠,那时的人们依然有着简单的生活美学。

演员每天到现场,都要集体围读,把戏先捋一遍。宋运辉剧中有一个军绿色帆布,也得讨论要不要斜挎着背,导演说:“我们那会儿就单肩背,帅!”

剧中有个叫寻建祥的人,长发烫小卷儿,还蓄着长鬓角,一身花衬衫、喇叭裤。王凯每次看见他,就会想起父亲年轻时候。“我看过爸爸年轻时的样子,也穿过大花衬衫、大喇叭牛仔裤皮鞋,特别时髦。”

“十岁生日那天,烫个小卷头,穿着哥哥的旧西装,拍了张照片。我想许多80 后可能都被父母烫过头,那个时候他们觉得这样特时髦。”而《大江大河》里的角色则朴素很多。他饰演的宋运辉出身黑五类家庭,从小受排挤,骨瘦如柴。

1

王凯

18 岁,改变命运的大学年华

考中戏之前,王凯先到上海读了一个进修班。“我们的宿舍老旧一些,宿舍家具大都是淘汰下来的。上面是床,下面有柜子。”上中戏后,就是六个人一间房。进门左右两边各三张床,都是头连脚紧挨着,尽头开一扇窗。夏天没空调,全靠电扇和窗子通风。冬天供暖,小房间里可暖和了。

剧中,宋运辉的大学宿舍,道具组也做了精心布置,简陋是简陋,却也多了些许80 年代的浪漫气息。上下铺的钢架床,四角支着床帐,屋里还打了一个柜子,放学生的铝制饭盒、搪瓷缸子,屋里还有把木吉他,年代感呼之欲出。

这部分戏在安徽工业大学取景,“入学”那天,绿树成荫的甬道上挂着横幅,写着“欢迎新生”。拍摄现场,王凯还“客串”起道具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粉笔字板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几个大字,干净利落。

王凯扮演的宋运辉那一届人,来自五湖四海,男女老少都有。有的同学已经有儿有女,有人比他大十四岁,领着工资上学。大学也是个小社会,人和人总要打交道,有着微妙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聊到王凯自己的大学时期,“排练教室守楼门的大爷,常年在这里工作,一到晚上十一点就来锁门。想多练会儿怎么办?给大爷说说好话通融通融,有的人就给大爷买点瓜子。”到了期末排大戏“经常一个大排练教室里,一个班的同学都在排戏,每人找一小块地儿,根本站不开。路子广的就找到别的教室,把门一锁。搭布景需要道具、积木,跟师哥师姐关系好,就容易借到东西。”

4

王凯

饮食观念上的改变,与熟悉的家乡味

在中戏的食堂里,王凯第一次吃到了咸豆腐脑。他是武汉人,早点中有豆花,是撒点儿白糖就着吃。第一天到食堂打早餐,“说实话,有点不适应,因为北方早点大都是馒头、包子一类的”,猛然看见豆腐脑,赶紧让大姐给盛,“她咔咔用大勺子从旁给浇卤汁。”王凯当场就有点傻眼,问“这是什么?”盛饭的大姐也很奇怪地看着他,“卤啊。”理所当然的表情,“甜的咸的?”他不放心地追问着。“咸的。”大姐还是一样的语气。他尝了尝卤的味道,“还行,不难吃。搅和搅和就这么吃了。我这个人,只要好吃,不管甜的咸的。”

有时,去校外吃有名的景秀餐厅,最爱吃二十块钱一盆的水煮鱼,还有啤酒辣子鸡,这是他对景秀印象最深刻的两道菜。“景秀的老板娘可爱聊天了,每次去吃饭她就说,我们家的鱼刘烨、章子怡读书那会儿天天来吃……”

北漂多年,他也惦念熟悉的家乡味。武汉人的三餐,最讲究早餐。热干面、麻蓉汤圆、豆皮,算下来十几、二十种是有的。外地人见了眼花缭乱,可在武汉人心目中还是有标配的:一碗热干面加蛋酒,暑气重的时候,换一碗冰绿豆稀。饭量大的人,再加一个糯米鸡,或者欢喜坨,早饭就算心满意足了。

“好吃的东西大都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我们以前叫小脏店,越破越脏,味道越好。”比如武汉特色米粉,细细的圆米粉,有几分水乡泽国的气息。吃的时候,配上刚起锅炸好的油条,一代武汉人的乡愁。还有武汉的豆皮不能从北方含义上理解,糯米和各种馅儿才是主料。“糯米鸡也是,辣的、不辣的;带肉的、没肉的。混着各种馅料,香菇、笋、五花肉,外面裹一层面糊炸。我们那儿早上很少有人喝豆浆,都是蛋花米酒。”

从前,他可谓无辣不欢,读中学时一早起来,吃的也是“贼辣”的米粉,好吃就好吃在那牛肉汤汁上。“现在吃得健康多了”,一同“清淡”下来的,还有王凯工作狂人式的生活。不在宣传期十分低调,有空儿就宅在家,或是陪家里人。

2

王凯

Q&A:

你扮演的宋运辉高考前很清瘦,自己是如何瘦身的,有什么诀窍?

王凯:小说中的描述,宋运辉是个家境不好、身体羸弱的小豆芽,骨瘦如柴。导演看见我就说,“你这不行呀,还得再瘦。”诀窍是把自己搞得很没胃口,尽量不吃东西,很快地瘦下来。

天生属于易瘦体质吗?

王凯:有的人喝凉水都胖,这个是天生的。我是想吃就吃,甜食、煎炸食品,都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吃。当然,在拍摄的时候也有难度。因为戏是跳着拍,有时候拍到大学和进国企阶段就得胖一点儿;回到乡村,又要在几天之内赶紧瘦下去。

短期内瘦身又增肥,需要配合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王凯:需要做一些力量训练。

现在健身时,会听哪些音乐?

王凯:不听音乐,一般会看看片子。一小时的慢跑,正好看一集美剧,或者半部电影。

开始锻炼后,整个人感觉到了怎样的变化,比如活力和更长的“待机时间”?

王凯:其实做演员的,待机时间一般都长,我们习惯了。开始锻炼后整个人状态就不一样了,就会很有精神了。在家里反而没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每天懒懒地就不想动,也不想出门。健身对我最大的改变是,跑完步,出了汗,得洗个澡,换身衣服,对吧?在这个过程中,会觉得特精神。然后,就想着要不出去溜达溜达,看个电影,找人吃个饭?就没那么慵懒了,状态完全不一样。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