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薛娟 | 逆风飞扬 意志如钢

2023-05-26 来源:时尚芭莎
一只手操纵轮椅,在方寸间实现精准的瞬移,另一只手握住球拍,扣、削、挑、吊,将对手牢牢压制。蝉联两届残奥会女子TT3级单打、团体冠军的薛娟,以她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于逆境中登顶的勇气与能量。

2

薛娟

“我也可以”

看起来体型匀称的薛娟,经常遇到衣服穿不进去的问题,因为她的手臂超乎常人的粗壮。“手臂的力量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每天都是大强度的训练,日常练习动作时用的不是比赛拍,而是专门定制的铁球拍,练力量的时候哑铃也会拼命往上加,一天下来,‘酸痛’两个字已经无法形容,手臂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特别疼,特别麻,睡觉的时候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对薛娟这个残疾级别的运动员来说,坐在轮椅上比赛,无论是身体的移动还是发球打球,都主要依靠双臂,比如最基础的问题?移动。“刚开始的时候,坐在轮椅上就不会打球,因为注意力全在打球的那只手上,操作轮椅的手就忘记动了。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才慢慢适应。”

“慢慢适应”就是长期、大运动量的重复训练,因为要强行建立通过手的动作来实现身体移动的意识。“扑空、摔倒、侧翻,这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要去够一个角度特别小的球,轮椅拼命往前,最后整个身体就摔在球台上。”

而不管摔得有多疼,也不管未来有多么不确定,薛娟从没想过放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是她始终牢记的话,凭借自己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她走通了一条从乡村残疾姑娘到奥运会冠军的人生之路。

薛娟未满 1岁时,因为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终生残疾,初中毕业后就业困难,她只能靠手工编织为业,直到 17岁那年,机缘巧合,她获得了参加残疾人运动员选拨的资格,由于手臂长手掌大,先天条件比较有优势,顺利通过测试,被列入备选名单。

很难想象一名残奥会冠军直到 18 岁才真正开始接触她所从事的项目,并且中间又历经波折,在无数次命运的转折点上,只要薛娟稍有动摇,她都将与梦想失之交臂。

3

薛娟

“不给自己留遗憾”

竞技运动的残酷,对所有参与它的人都是平等的,概莫能外,并不会因为谁身有残疾就格外关照。

2007 年,赶在农历大年三十,薛娟坐火车到达北京,开始了她为期三个月的训练。“这是一个试用期,如果通不过考验就直接被淘汰。”

当时对乒乓球毫无基础的薛娟用了八个字来描述自己这段时间的训练 :吃苦耐劳,笨鸟先飞。

训练条件有限,标准训练球桌只有两张,练习需要排队,而像薛娟这样的新队员只能往后排,所以深夜练球就成为常态,一两点钟结束后实在困得不行,在球馆里就地一躺,醒来以后接着看老队员们训练,默默学习。

勤奋刻苦的薛娟所做的一切都被教练看在眼里。三个月结束后,她被留了下来,踏上了自己的乒乓之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飞速前进。

但考验再次出现。2010 年,薛娟所在的队伍因为成绩不佳而被解散,队员们被闲置,训练中断,这条乒乓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我不甘心,从开始打球我就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像师哥师姐那样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那时候,前途未卜的她对自己说 :“你要争一口气,你不能放弃,你不要给自己留遗憾。”薛娟住在租借来的房子里,摆地摊卖小饰品,赚来的钱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主要开支就是训练。“去俱乐部自费训练,不能也不想停下来。”

从春节过后队伍解散,到秋季队伍重组,薛娟也说不清楚在这大半年中,她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态坚持下来的,但回头看这一切,她感谢当时的自己咬牙挺住了“。现在回想当时这段时光,虽然让人觉得很低落,但对于整个运动生涯来讲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是人生的另一种体验。”

一年多后,薛娟凭借全国锦标赛单打第二名的成绩入选了国家队,接到通知,她的第一个念头是 :“太好了,这下终于可以打更多的比赛了。”很快,薛娟大放光芒。亚锦赛、亚运会、世锦赛,单打亚军、团体冠军,肉眼可见的提升让她获得了参加里约残奥会的宝贵机会。

TT3 级女子单打冠军、团体冠军,在懵懂间,薛娟已经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站在那里的时候我自己还不太敢相信,懵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啥信心,就按照自己的训练水平打,结果一直走到了最后。”

1

薛娟

“更好地走下去”

2021 年,东京残奥会,TT3 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场。

11-2、11-6、11-9,3:0,薛娟以毋庸置疑的实力直下三局,蝉联该项目的奥运冠军,并与队友携手,再次摘下团体金牌“。在里约拿冠军,算是一种幸运,因为对自己的实力不那么肯定,而在东京奥运会上,我更有自信。”

从能力到心态,从里约到东京,五年过去了,薛娟更加成熟了。“保持竞技状态也好,再创辉煌也好,一切都要靠坚持。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走下领奖台,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而薛娟的人生也在她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新计划。2017年,薛娟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2018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运动训练专业。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当时有这样一个想法,运动员不能像别人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想尽自己的努力把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好。”

2023 年春节前,薛娟如愿地升级做了妈妈,在怀孕七八个月的时候,她挺着大肚子给宝宝编织了小帽子、小鞋子。对孩子的未来她也有许多的遐想,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残疾人确实容易自卑,就算我现在拿了奥运冠军,在某些方面我还是不能克服这种自卑,但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坚持、去努力,拥有自己的所长,你会从中收获到更好的自己。”

Q&A: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行为是“勇敢”的?

薛娟:在国家队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一次因为伤病而请假过,我经常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确定目标,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走下去,不怕人、不怕事,克服所有的困难,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勇敢。

刚入行时,曾经遭受过对你性别、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质疑吗?这种质疑是否困扰过你?当时是如何面对的?

薛娟:当然。我是那一批最后入队的,而且是零基础,练球都要等其他队员的训练完成之后才能轮到球桌,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好好练,练出让别人能相信你的好成绩来。

到今天,你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面对一个刚入行、遭受了性别歧视或能力质疑的新手,就像当初的你一样,你会对她说什么?

薛娟:我经常参加一些面向残疾人展开的公益活动,从自卑、抗拒中走出来,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群体常见的现象,我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一些特长,都会从中获益。

回想这些年的职业生涯或经历,最艰难的一道关卡是在什么时候?当时是如何摆脱困境、渡过难关的?

薛娟:最难的就是 2010 年队伍解散那段时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又不甘心放弃,当时就是告诉自己要坚持,尽量压缩生活开支,摆地摊挣钱,自费去俱乐部训练,我觉得那段时间对我的磨练是最难忘也是最有用的。

 

 

编辑:文冀 / 摄影:张弘凯(K FRAME)/ 采访、文:安澜 / 化妆、发型:李伟亚 / 造型:Ginger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