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潮流 > 芭莎珠宝

封面人物 | 郭采洁:迷人的30岁(2)

2016-10-14 来源:时尚集团
30岁那天,郭采洁在微博里写“做了很久的大人,现在要做孩子。有那双眼,那颗心”。30岁这年,郭采洁仍然在成长。这一年,她终于可以自由地去选择一些事,这一期的BAZAAR Jewelry 中,我们带你走近这个孩子般璀璨的郭采洁,这一次,她决定长成一个孩子般纯真又璀璨的自己。看看她迷人的30岁。

1

郭采洁

在过程里学会成长

2007 年以歌手身份入行时,郭采洁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是:“我有什么能耐可以留在这个舞台上?”

起初几年的经历让她直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是个挺吃苦耐劳的人。在那段不敢错过任何机会的过程里,“因为不晓得自己到底在哪个领域能够发挥”,也就什么都想要去经历一下。

于是那些年里,郭采洁得到的角色往往能和自己的生活在时间点上有所交集:《一夜台北》里的Susie 呈现出来的就是自己生活里的样子;到了《爱》的时候,小霓恰巧应和了自己当下在爱情中不由自主的高姿态和难掌控。生活里那种“不走撒娇路线,不温从恭俭让”的爱情观透过小霓的外形表现出来;等到一路走到《小时代》,她内心里爱的力量开始逐渐强大,敢于分享。而对于郭采洁来说,她一直都觉得顾里的富有也正是因为她分享她所有的一切。

“如果说那个时期的多重身份是来自于自我探索,现在多重的尝试则确实是来源于自信。”她说。

其实这种认知是后知后觉的,她是在过程当中很难先去预设一件事情结果的人。经历之后,现在再回头看,当时经常只是抱着没有退路的心情去想尽各种办法在做事。也就像她说的:“怕有遗憾,于是都尽可能地去做,结果就会有很多很多种可能性。”

于是在人生行至30 的时候再回望以前的自己,会发现做过最满意的选择是大学的时候去参加了歌唱比赛;而最后悔的事情则是脖子后面的刺青。歌唱比赛的那次机会,让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能从事什么行业的郭采洁觉得这条路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她的刺青是给自己的出道记号——开始的时候用画的,后来就把它刺在身上了:“刺完的第二年都没有后悔,但是现在很烦。以前长头发觉得看不到,怎么知道突然头发越剪越短,拍戏的时候一直要把它遮起来。”

可无论那些好的和不好的风景、满意的选择或是无奈的遗憾,这些都是让她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原因。郭采洁是那种在过程里成长的人。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