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陈坤 | 向心而行 自有所成

2020-07-20 来源:时尚先生
《诗眼倦天涯》杀青很久了,他依然怀念着“夜摩天”,“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非常体面的世界。”他对“体面”的理解是“勇敢接受自己不那么好的时刻”,很多人总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陈坤说,曾经的自己也是如此,但他现在足够勇敢,足够确定,自然足够坦诚。

3

陈坤

陈坤正在找搭配的长袜子,因为拍摄的服装是浅蓝色的西装与短西裤。

一分钟前,聊的是若干年前他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这片段也属于一位资深媒体人的记忆。十多年前,在他读新闻学本科时,新闻采访实务课上,老师邀请来一位年轻男演员,作为这些未来新闻记者的精研对象。他们被老师真的邀请来一位演员来上课的行为惊呆了,而让他们更惊讶的是,这位男演员不仅来了,还极为配合地上完了整堂课—倾力又细致地回答了每个人的提问,括课尾时接受签名。

“虽有刚出道新人的青涩感,但不拘谨,用心地认真。”十几年前的片段留在这位资深媒体人记忆里,依然清晰。

将这件往事对陈坤讲出时,这位当年被邀请进课堂的年轻男演员愣住了,他正在找搭配的长袜子,惊讶的表情在脸上短暂停留后,先周到解释自己寻找长袜的原因,因为腿上有很多疤,如果穿短裤,必然要配上长袜遮盖。

为此他也分了一下神,坦白自己丝毫想不起这件往事,“有这事啊?”继而顽皮式地反问,“我现在采访也很认真啊。”

2018年与他合作了《天盛长歌》的倪妮,因是第一次演电视剧,接受了培训她演好玉墨的表演指导刘天池的建议,“多听古典音乐,然后做冥想,让心完全静下来,构建并相信自己处在某一个环境里,感受其中,要细腻到体温、皮肤、血管。这样表演才是自然的。”在7个月的拍摄期,她看到陈坤也是如此,“平时他有空就会打坐冥想,他在表演状态上就特别稳。”看得多了,以至于后来,她到了片场,看到陈坤已经待在那儿了,就会有安心的感觉。“不止我一人这样感受过他的这种气场。”

“看见我就会安心吗?不觉得我很疯疯癫癫吗?”他继续反问,似乎抓到了什么,有些小傲娇,“他们当我面可没这么说。”

不同时期见过陈坤的人,所能讲述出来的都是呈现着不同状态的陈坤,“傲娇强势的”、“谦逊亲切的”、“活泼自在的”,而“自省”是每个阶段固定的词,他敢直面内心,长久以来,当生活中的种种发生时,他一次次逼问过内心的。他是对精神、对自我的成长充满了兴趣,也因此,得以不断地成长,他认为最大的成就是成为自己。向心而行,或是他坚持的道路。

2

陈坤

人的成长是自己主动的成长

去年是“行走的力量”的第九年,陈坤与从96 万报名者中选出的20位行者再入川藏线。

这次,他们选择行走在贡嘎雪山脚下,有一日行至海拔高度 4921 米日乌且垭口时,陈坤第一次在行走途中发烧了。垭口是高原上特有的词,通常指山脊中的坳口,翻过垭口是进出山最快最省力的交通孔道,但垭口的风往往很大,而熟悉产生特别的盲区,使人忘却了基本的知识。因为常在高原行走,他走得比大多数人要快一些,就在垭口等待大家。短衫被汗水浸湿,他想换件衣服,脱下后才发现自己没带可以更换的衣服。在垭口待了近一小时,他因此受了凉,再回营地时,体温升高了,他赶紧吃药休息,幸运的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退烧了。

他倒不在乎万事皆顺,“外在生活太顺利时,我们会忘记在内心里找让自己成长的动力,因为太顺利、太如意会消磨掉我们身上原本具备的那座火山的岩浆。”他的思维有些独特,大多数人会为自己遭遇了困境而倍感痛苦,而在他眼里,成长的动力恰恰就是来自痛苦。

他曾写过文章,提及在十几年前,三里屯有个开酒馆的台湾人,会算紫微斗数。他那时好奇跑去找那人算,对方送他四个字:“破屋重筑”。他说,这是他的命。因幼年生活坎坷,天性敏感,性格中生出了自卑、骄傲、脆弱、要强、偏执、尖锐……但性格中的“破损”之处往往都藏着宝藏,成就人生的故事与智慧,只要敢于面对,向心而行。

他有很多看似或奇怪、或大胆的想法,有很多时候会立马变成他的行动。没有办法总结出他在想什么,周围的人只知道他在思考,有人简化地总结,可能他是水瓶座的缘故,他甚至出了本书—《鬼水瓶录》,以文字的方式分享他的所想。

2010年,陈坤和老东家荣信达合约期满,没有续约,自己着手成立了工作室,所有的员工加上他不足10人,他在东直门外一套面积不大的公寓里临时设立了办公室。

最初公司的项目只有艺人经纪,同事们认为,要选择的路显而易见,演好戏,再整合他的行业资源,尝试制作与投资,再签一批年轻艺人,往经纪公司的方向发展。这条路并非个例,已被无数艺人工作室证明是可以顺利发展的。但这明显都不是他想要的。

后来,他决定发起一项名为“行走的力量”的心灵建设公益项目,这个旨在通过在自然界中“止语”行走的形式达到内观自我的目的提升内心力量的公益项目成为工作室启动的第一个项目。

5

陈坤

“行走的力量”一直有“止语”的要求,他有禅修的经验,并因此获益良多,“止语”会让心慢慢安静下来,他说“静能生慧”。但让自己理解和让别人理解完全是两回事。初始,他认真且在意,会去监督行者是否有遵守。曾有行者在行走过程中没有遵照“止语”的要求,他气得砸断了一根登山杖。

从第四年开始,一直随队的人发现,陈坤似乎变得不那么在乎结果了,熟悉他的人则说,他还是很坚持,只是不在乎只有单一的选项。他依然要求行者能做到“止语”,但不再强求做到,他认为能做到这件事基于行者的自主性。

2019年的行走安排了六天,“但来了也不必严格遵循组织者的规划,如果走到第三天不想走了,可以掉头再走三天回去,没问题。往前走和回头,只是一个选择,都需要你走就是了。”

陈坤想明白了,“他们不必跟着我行走,他们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跟着自己的心走。”

“大家带着什么样的原因来行走,就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只是在给予一种方式,埋下一颗种子,你们得到了什么是你们自己的事情。”类似的话,陈坤在行走和分享中多次表达过,而他想强调的是,“人的成长是自己主动的成长。”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每个人想醒过来时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有的人来行走是他们在生活中遇见了挫折和失败。”他觉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演戏、修行和行走教会了他很多,比如行走,就是“带着人从自己的烦恼沼泽中暂时抽离出来,走到山里,有山有水,有自然的风和树叶的香味”。他也认为,在行走的过程里止语,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安静的状态。“我相信一句话,‘万事静中来,安静生一切。’在安静的状态里,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概是他自己探寻过的路太多,他总是习惯以自己的经验做比喻,“因为我在生活里只要一慌张,就容易做错事,或是很草率做一件事情。”

9年的行走经验,他也知道,几天的行走并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需要自己回到生活中,直面生活中的变幻莫测,不断练习。因此,他把“行走的力量”定义为一个自我成长的平台。”

“人是可以主动成长的,我只需要陪着就行了。”比起以前的强势,他多了耐性,“可能9年前,在行走时我要求别人按照我的标准来;我在做团队的时候,也会要求同事按照我的意思来;在家里,我也是对自己的兄弟姊妹这么要求。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唤醒了自己,觉得生活中很多时候陪伴以及创造一个宽松的基调,或气场,或是氛围,可能更容易帮助他们成长。”

“同行者,互相欣赏就好。”他也补充了一句,“如果我强烈要求才能成长,这是被动的。”

6

陈坤

极致,只为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

陈坤的天性中,有敏感和极致的特质,这让他能轻松驾驭演员这一职业,并逐渐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样的特质也让他有着特别的感召力,得以向社会传递自己的感悟。“行走”了多年后,外界都认为陈坤已经将自己的初衷做到最好了,但他却觉得,“无论是表演还是行走,或是修行,事情做久了就会形成习惯,就会进入模式化,反又会成为新的壁垒。”多年来,他一直在试图打破,从2011年项目发起开始,他给“行走的力量”每年寻找一个主题,而2019年的主题是“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

他性格里有极致的东西,希望通过极致来呈现最本真的模样,他越来越强调自我认知,主张所争取的和所达到的都是一种对自己的了知或挖掘。极致之下,就有一种显得和自己过不去的.,但这就是他。

他曾说自己喜爱《百年孤独》里,布恩蒂亚家族的第一代祖先老何塞,老何塞具备类似很多革命家或是开拓者都具备的疯狂特质,在笃信现世已安好的人眼中,他就是个狂人,这类的人天生具有不安分的基因,总在折腾,即使族人拥有了自认安逸的生活,他还是带着年轻人不停地去开辟新家园。也许他是错的,但那种鲁莽和冲动中透出的极致热情,深深打动陈坤,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如果你问我,一条冒险的路上会遇见什么?我会告诉你,是在困境里被逼出的创造力,那是一条平坦的大路不能给我的。” 他曾在一次采访里说过,现在他认为,而他所有的“折腾”、“停下”都是试图看见自心的过程。

因为这次疫情,和大部分人一样,他突然有了一段时间的空闲,窝在家里他就在社交软件上展示自己的做饭才艺,简单并不刻意的美食图片,配上简短的操作步骤,他快乐地使用文字,用“让它们拥抱在一起”来描述将各种调料的混合,透着轻松与活泼。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的脚步都慢了下来,从身体与意识都回归生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让“陈坤私房菜”的话题阅读量一度飙升至9000万的因素之一。

但与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陈坤有过几次主动停下来的经历。

2008年拍完《画皮》之后,大概有8个月的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认真反省自己,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热爱过表演。

是否热爱表演,是陈坤多年的纠结。1999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读大三,被吴子牛导演选中,出演电影《国歌》中的作曲家聂耳。机会突如其来,只有十几场戏的他过年不敢回家,当然也没钱回家,窝在静安区的小招待所里随时候着,上海的冬天阴冷,他穿着剧组给他的一件旧棉大衣,度过了整个冬天。只要听说今天可能有自己的戏拍,内心就很兴奋,哪怕去了剧组也没有轮到他。

那部电影获得了年度票房第四的成绩,成为陈坤的首部影视作品,但他觉得自己成为演员也许来自阴差阳错。毕竟,再往前几年,19岁的他还在重庆的酒吧里驻唱。之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考北京东方歌舞团,结果考上了。又过了一年,陪跳舞的同事去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他兴趣不大,还顾虑着几十块钱的报名费,但结果很意外,同事落选,他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这种被他形容“祖坟冒青烟”的运气持续到《金粉世家》。2003年,因为SARS,《金粉世家》热播,而他演的金燕西少爷让观众们着了迷,奉为偶像。

突如其来的盛名让陈坤真的慌了,他不是不努力的人,而且他饰演的金燕西与张恨水的小说不同,却又与他个人气质非常契合。影评人普遍认为,将个人魅力投射到角色这件事上,陈坤是高手。但当时的他对表演没有清晰的概念,谈不上热爱,只是一个尝够了贫穷的年轻人渴望抓住的机会。“我是莫名其妙成了一个演员,大家突然给我递来很多橄榄枝,剧本也给我好多,我已经是很幸运的那个孩子了,大家都对我很关注,我就很焦虑了。好事一堆堆地来,会搞乱我的节奏,其实我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达到。”他说。

“德不配位”的恐慌持续袅绕在他心中,这个过程太纠结,他一直努力寻找方法,想让自己安心下来,想改变自己对表演的心态。

到了2008年拍完《画皮》之后,原本只想休息8个月的他暂停了18个月。“你要知道,拍《画皮》的时候,看见小迅、赵薇的投入度,她们的表演都非常丰富,而我自己身在其中,我感觉到自己不够好,但也不知道不够好的地方在哪里,是灵性还是表演理解?”他觉得,人的成长有时是要来自和其他人的比较,当时看到了赵薇和周迅的优秀,自己就想要再进步。“但经纪公司又给了很多机会,可知道自己再这么下去很快就消耗完了。与此同时,我是很容易迷失在被赞美里的。”当时没有微博,不像如今,能听到普通观众对演员作品的真实反馈。总之,他当时有很多杂念,有一点小小的彷徨,也有很多怀疑,而他能找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停下来。

在此后,自出道就一直演主角的他尝试了好几次配角,刻意压缩出场时间,让自己珍惜为数不多的镜头,去体验表演的乐趣。《让子弹飞》中胡万的角色是他自己争取的,他问姜文:“我这样的偶像演员你敢用吗?”姜文疑惑反问,“这么小的角色你来吗?”极致的陈坤欣然进了剧组,在片场,他仔细观察着姜文、葛优还有周润发的现场表现,从中吸收、反省。

“人应该适当停下来,走太快,或者我们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之后,我们对很多事情的选择就失去了知觉了,包括演戏也是,找不到本真的自己。”他喜欢一句话,“有时候走慢一点,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12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