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V CHINA

封面人物 | 刘浩存:出鞘时刻

2025-09-25 来源:V中文版
作为演员,刘浩存正于镜头之下徐徐舒展羽翼,渐次展露表演的锋芒。当她通过表演,让原来只印在剧本上的角色鲜活起来,她自己的生命也在完成一场场宛若刀剑出鞘的仪式——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以角色为刃,她为自己的世界劈出了一道亮光。

25

刘浩存

女侠

当在现下的语境里讨论“侠”这个看似尘封的概念,我们会发现,许多潜藏于表象之下的内核其实从未改变——时代是流转的,环境或许不同,但人们对侠气的追求和向往始终如一。街巷即是江湖,生活就如道场,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只要你成为一个有侠气的人,就总能找到更接近这个梦想的出路。

“‘女侠’应该兼具侠义精神与独立力量,拥有不依附他人的能力,乐于助人且心怀正义。有解决困境的勇气,有温度、有原则。”

35

刘浩存

说起心中“侠”的面貌,刘浩存给出了这段既概括又具体的描述。顺着这样的思路,她想起自己在这个夏天刚播完的新剧《七根心简》。在剧里,她的角色名叫木代,拥有强大的武功,性格上仗义执言又果敢洒脱。当刘浩存饰演过这个成长中经历层层考验的角色后,她觉得木代就是一个足够有“侠气”的角色,能满足她对“女侠”形象的所有想象。

“她有强烈的正义感与担当,路见不平会拔刀相助!对待亲人和凤凰小分队的伙伴们,也特别真诚坦率,信守承诺,为了守护珍视的人愿意付出。”

23

刘浩存

一个人出生时的命运由不得自己选择,但是当自我意识逐渐萌芽、生根,怎样去运用自己有的,去争取自己没有的,那就是每一个人之所以不同的区别所在。作为饰演过木代的那个人,刘浩存曾花了几个月时间去体会木代命运中的跌宕起伏。故事可以虚构,但心底流淌过的感受是真实的,所以她明白那种快意人生的辽阔。哪怕在现实环境里,已经鲜少有人有机会成为一位狭义上的“女侠”,但女侠的底色仍可以留存于世。这样的形象,可以是木代,可以是某一面的刘浩存,也可以是千千万万个有此向往的女孩儿。“她大概是很多面的吧,有强大且独立的精神内核,和重情重义的灵魂底色。顺境时能沉稳乐观、热爱生活,逆境时也足够有能力治愈自我。有慈悲心,爱自己,也爱其他生命。”

29

刘浩存

括另外一些角色,乍看上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侠”,但同样拥有独立的精神内核。刘浩存饰演她们时,也曾为之动容。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个性,经历也大不相同,但能凭借自己的故事深深打动别人,这一定存在相似的根基。正是这些相似,让人们看到了她们身上的勇气、胆识和力量。

27

刘浩存

比如在不久前刚杀青的新戏《主角》里,刘浩存饰演的忆秦娥是个沉稳坚韧的人。“她是个有独立精神内核的女性。她身上所具备的面对困境不低头,面对自己的热爱懂得坚持的这一点,值得当下的我们学习和共勉。”

在这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剧集里,忆秦娥是个全然不同于刘浩存过去饰演的任何一个角色的人物。她出生在西北的黄土地,坚守着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革新。这个以秦腔为核心展开的故事,用一种质朴的方式传递着遥远的呼唤。这声呼唤在现代都市里不常被听到,可它有着深厚的积淀,一旦爆发,就能产生接连不断的涟漪,将震动蔓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32

刘浩存

“秦腔是黄土地的回声。其三千年不绝的深层意义,在于用最质朴的艺术形式践行中华文明的核心,彰显了黄土地文化的基因力量。”

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刘浩存,凭借这样的角色, 开始展露出她的力量感。

36

刘浩存

卧鱼

“我提前两个月和专业老师学习、训练秦腔艺术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经常看秦腔演出的视频,现场听秦腔名角演唱,和秦腔老艺人聊天取经。”

为了演好忆秦娥这个后来成长为“秦腔皇后”的角色,刘浩存在进组前两个月就已经开始全方位的准备。“有时候为了学会一个动作技巧,要不断地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才能掌握准确,手都磨出了茧子。虽然训练时每次都大汗淋漓的,但是很过瘾。”四岁开始学舞蹈的底子还在,良好的基础便于她更快地梳理动作,同时刘浩存对自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每个动作都绝不马虎。在正式开拍之前,刘浩存必须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真的像靠唱戏吃饭的秦腔演员。只有架势足了,才能撑得起忆秦娥的一生。这一生的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一个人就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24

刘浩存

“肢体语言的运用,在舞台表演或影视剧表演中至关重要,可以塑造和丰富人物角色。”刘浩存对角色的饰演要求细致到琢磨专属于这个角色的肢体语言,这也是她近几年当演员积累的一个表演经验。从最开始入行时拍的《一秒钟》,到后来让她逐渐被观众知晓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再到今年播出的新作品《想飞的女孩》、《七根心简》和《陷入我们的热恋》,每次从零开始成为一个全新的角色,她都特别看重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去诠释不同的角色。“我饰演的每个角色,都有符合各自人物特点的专属肢体动作”。

特别是这次扮演靠唱戏为生的忆秦娥,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舞台上被放大。那具体怎么走路,怎么回眸,怎么用看似平平无奇的表情表达翻腾激荡的内心,都是刘浩存需要早做准备的小细节。

22

刘浩存

还有一些戏曲演员的专属舞台动作,尤其需要刘浩存投入大量精力去熟悉。戏曲演员,特别是忆秦娥这种舞台上的绝对主角,做很多动作看似行云流水,实际上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扎实储备在发挥作用。在刘浩存逐渐成为忆秦娥的过程中,刘浩存也要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忆秦娥每天在台上要面对的一切。即便在拍摄间隙更换机位的短暂时间里,刘浩存也不愿虚度浪费。刚完成个人镜头的拍摄,她便立刻前往戏曲老师那里研习唱腔;待练习结束,又马不停蹄返回片场投入拍摄。这份勤学苦练的态度,尽显其对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

就拿“卧鱼”这一动作来说,这需要演员从侧面弯下,面部朝天,在身体徐徐下沉的过程中做到慢而稳,它考验的不仅是柔韧性,还有肢体的平衡。为了实拍时能呈现出最美的“卧鱼”,刘浩存需要长久的练习,让身体形成肌肉记忆,好像她真的从小就沉浸在这些动作里,唱念做打都是童子功。

28

刘浩存

靠着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到实拍时,她让自己相信了她就是故事里的那个人。“有一次,我在舞台上演《杨门女将·凯旋》中枪下场部分,这段表演技术技巧很多,虽然我训练了很久,但真正拍摄时的高温天气、层层叠加的厚重戏服,都增加了表演难度。一场戏的镜头量很多,因此同样的表演要重复许多遍,这对体力,毅力和表演都是考验。但当专注在角色中,成功完成了每一场表演后,我都会感觉踏实又幸福。”

34

刘浩存

现实世界中,忆秦娥是刘浩存的角色;在忆秦娥的世界里,她也有许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一环套一环,刘浩存演着戏中之戏,幕起幕落,她褪下双重角色的身份,如同褪下又一件浸满汗水的戏服。

当彻底完成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层层戏服包裹下的那个真实的刘浩存也显露出来,她正隔着脸上涂抹的层层油彩,与这个跟她有过内心碰撞的忆秦娥,静静对望。在那一刻,她们是最懂得彼此的人。

33

刘浩存

南山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8月,刘浩存的时间全留给了《主角》这部戏的提前训练和正式拍摄,连带着忆秦娥生活的那片黄土地,也成了刘浩存在过去这一年里最熟悉的地方。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西安拍戏,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座城市把传统和现代揉得特别好,有历史名城的古韵,也有现代社会的摩登,我很喜欢西安这个城市。”

21

刘浩存

缘分始于戏,却不止于戏。即使到杀青后,刘浩存依旧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魅力。唯有理解这种魅力,她才能更好地理解忆秦娥这个人,为什么她能在这里出生、长大、成角。忆秦娥执着,质朴且纯粹,一直用简单对抗世界的复杂,因此她能从放羊娃蜕变成秦腔皇后。”

31

刘浩存

从黄土地吹过来的尘埃落在她戏服的绣纹里,唱腔中的婉转象征着黄河九曲的荡气回肠。当她通过一个人认识了一座城,又或者说是通过一座城熟悉了一个人,这个人的故事在刘浩存这儿又生发出了新的意义,她开始懂得忆秦娥为什么能苦苦地坚守以“艺术为命”的人生选择。刘浩存深深地明白,这种为艺术让渡全部自我的日子不好过,不是一句“热爱”就能解释的。

30

刘浩存

“拍摄《主角》的最后两天,我们去了南山,领略到了山间美景,更是被这种大自然的神奇深深震撼到。山峦叠翠,云雾缭绕,雄鹰在头顶盘旋,流水在山底环绕,星星明亮耀眼,好像手可摘星辰,又有恐惊天上人的感觉,神秘又有力量。”

不需要刻意地采集风景,但就是会在无意间,清晰地感受到源于自然的一股力量。站在对自己而言陌生、对角色却很亲切的环境里,耳朵会自动收集方言的韵律,皮肤会自行感受空气的往来,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声响,都沉淀在身体里,成为无声的节拍。

26

刘浩存

“关于角色,她带给我许多不属于我这个年龄阶段的阅历和感受,特别荣幸能饰演忆秦娥。感谢《主角》剧组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帮助和指导,在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在《主角》剧组里生活的这段日子,我感到充实且幸福。”

这一次,以及过去与未来的每一次,她都在面对角色,也不仅仅是面对角色,更是透过角色,去拥抱每一种全新的体验,遇见更为透彻的自己。她在打开情绪的闸门,让蛰伏的感知自然地流动。一句台词,一个眼神,都像晚霞漫过山脊,经由她,洒满大地。

 

 

出品:李晓娟 / 监制:滕雪菲 / 摄影:范欣 / 编辑&造型:Tizi / 艺人统筹:Sure / 化妆:春楠 / 发型:刘雪孟 / 撰文:张凡Sara / 美术:Sháo Zi / 服装助理:抖抖、kylie柳开艺、晓妍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