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芭莎

人物 | 娜孜:舞蹈是身体找到音乐

2025-09-28 来源:MiniBAZAAR
娜孜的母亲是新疆歌舞团的演员。每到参加比赛或演出前,母亲忙前忙后、梳妆打扮的样子,成了儿时的娜孜乐于模仿的对象。随着她到北京系统地学习舞蹈,这种好玩的感觉,被来自环境的压力和训练的强度抽离,替换成焦虑。长大之后的舞台,对娜孜的意义变得不同。

29

娜孜

拍摄现场音乐响起,方才静静站在影棚里的娜孜像是变了一个人——变成了视频里大家熟悉的、民族舞舞者兔瑞克。

一次期末课堂的舞蹈直拍视频,娜孜在镜头里欢乐、自在、灵动的舞步,让一段东北秧歌有了别具一格的表达。从那之后,这位科班出身的年轻舞者坚持通过舞蹈视频,讲述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魅力。

对于出生在舞蹈家庭的娜孜来说,用舞蹈与音乐交流的场景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妈妈在做饭的时候习惯放一些民族音乐,边哼着歌边做饭,端菜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跳起舞来。”生活与音乐,以自然的、令人不由自主的方式,唤起舞步。

娜孜的母亲是新疆歌舞团的演员。每到参加比赛或演出前,母亲忙前忙后、梳妆打扮的样子,成了儿时的娜孜乐于模仿的对象。那种简单的快乐,连同5岁时第一次登台跳舞的体验,让娜孜觉得“这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更像一场游戏,去玩一样”,她也因此开始喜欢舞台上的那种感觉。

27

娜孜

随着她到北京系统地学习舞蹈,这种好玩的感觉,被来自环境的压力和训练的强度抽离,替换成焦虑。“总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小时候自尊心又很强,遇到什么挫折或是被老师说两句,几乎每天晚上都哭鼻子。”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会用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告诉她这些都没关系,不要慌。“因为舞蹈就是这样的,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着急。”

长大之后的舞台,对娜孜的意义变得不同。光打到身上的那一刻,究竟要报以多么强烈的热爱,才能对抗那些追求精益求精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躁?娜孜常常梦见自己在舞台上出错,旋转之后的舞步在梦里不停地找寻方向。

每当音乐响起,她仿佛从迷失方向的梦中醒来。

“音乐让我完全放松下来,

焦虑可能就在刹那间消失了。

我只需要踏踏实实地感受音乐,

感受这个舞台。”

真正带来方向感的,是一个舞者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找到了音乐,也找到内心的喜悦。

音乐唤醒舞蹈,不仅属于舞者,更是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庆祝生命、礼赞生活的方式之一。载歌载舞,传递了中国56个民族多彩昂扬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极具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28

娜孜

在社交媒体上,娜孜的舞蹈视频被许多人关注、喜爱。网友称赞她“仿佛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跳舞”,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感染力,让她的舞蹈视频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了解民族舞的一个契机、一扇窗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情达意的方式。在娜孜看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感染力,正是在于将情意融入舞蹈动作。“比如维吾尔族舞蹈中常常出现的转圈,旋转的速度代表着不同的心情:而汉族舞蹈在表达上可能会侧重眉目传情,通过垂目、一点一点抬眼这些细节,再加上扇子或手绢的配合。”

35

娜孜

这些表达,来自生活,也来自舞者内心对生活产生的共鸣。这片神奇的土地滋养着56个民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中国民族民间舞带给娜孜与生活对话的更多可能。就像她在视频里常常跳的巴郎仔,那种热烈、欢快的气氛,诉说着维吾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我在跳新疆舞转圈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也许是享受大自然,享受舞台,享受此时此刻,然后跟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情旋转。”

 

 

摄影:李少东 / 编辑:Gin、正男 / 采访、文字:Yee / 造型:XIXI / 化妆:靖桓、王成薪 / 发型:崔迦南、博雅 / 服装助理:Dimo、彦云、桃子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