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冯导新片《芳华》专访:我们正芳华 我们恰青春(4)

2017-07-24 来源:时尚芭莎
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芳华。2002 年,冯小刚在写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时,就曾想为文工团的女兵们拍一部电影。过去了十五年,他方才以《芳华》了却这桩心结。

10

导演手记:冯小刚 从顺势到顺心

从海口回到北京有一些时日了,再回望《芳华》从建组到杀青的这八个月,冯小刚说:“像做了一场梦,恍如隔世”。

— 壹 —

收到严歌苓的小说稿时,冯小刚在手边硬放了三天,没看。他那时候正在筹备另一部电影,忙忙叨叨的,但这不是不看的理由,用制片人胡晓峰的话来讲:“这事儿他想了太久,得沉一沉。”

跟严歌苓是在一次活动后台碰到的,只聊了半小时,就有了这么个口头的约定。这期间他们几乎没有联络,半年后就收到了本子。

冯小刚很少跟女性作者合作,上一部是《唐山大地震》。这一次找严歌苓,是觉得这个题材的故事没有人能比她写得好。他俩都是出生于1958 年,20岁上下时,都在文工团工作,虽不在一个部队,但对那一段生活体验的记忆是重合的。

严歌苓是跳了八年舞的文艺兵,对那个时期的冯小刚来说,歌舞团的女兵就是他心里的神,只可远观,就连打招呼都得是成心和她们坐一趟公共汽车进城,还得付出把座位让给她们的代价,才能没话找话地问一声:你也进城啊。

所以《芳华》讲的其实是严歌苓的故事,而冯小刚依旧是一个远观者。

“很多导演一上手拍的第一部戏就是自己的青春,我是时隔了几十年之后,这个不一样。因为存着这样一个念想,会放大对文工团的好感,括文工团的面目,拍近了不好看,拉开距离后更美。”

三天后,胡晓峰去找冯小刚,看到他在看本子,就没打扰他。“后来我去叫他吃饭,一看他的样子特激动,我就知道,他是被小说打动了。”

约了严歌苓聊剧本又聊了整三天,分头行事,严回去写剧本,冯、胡开始找演员和选景。

— 貳 —

胡晓峰跟冯小刚从《非诚勿扰》开始合作,到《1942》、《唐山大地震》、《私人订制》、《我不是潘金莲》,一路并肩作战。当时他俩手里还有另一个本子,两部戏的筹备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直到两个月后严歌苓出了剧本,冯小刚拍板定下拍《芳华》。

为拍《芳华》,冯小刚相当于组建了一个中等编制的军区文工团:30 多人的舞蹈队,30 多人的乐队,还有其他跟组演员。

为选址,他们去了云南、四川沿线,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工团院落,最后还是决定自己搭建,光置景就花了3500 万元。

大门楼、停车场、篮球场、排练场、装备处、政务办公室、男兵宿舍、女兵宿舍、饭堂、医务所、游泳池,全部是按当时文工团的常规设施一一还原。最难的是一些细节:吊灯、吊扇、音箱、操控台、舞台,都是从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的仓库里搬来的,当年的设备重修了一遍,还都能用。

服化道的细节也不能有丝毫的差池。服装全部订制,除了歌舞团的军装和演出服外,连只有一场戏的群众演员,也都要为他们准备上千套衣服。冯小刚承认:“挺费钱,800 个战士看演出,坐的马扎都和现代不一样,全都得做。”

《芳华》正式开机是今年1 月5 日,但去年12 月6 日大部分演员就进了组,此前,在北京还有两个月的舞蹈集训时间。

戏里选的舞蹈是冯小刚进战友文工团时,看到的第一支舞《草原女民兵》,他找来了当年的战友,靠回忆复排出来。

11

— 叁 —

在海口,除了练舞,演员们还要军训。大家都住在集体宿舍里,没人带助理。一人发一个黄色的装备箱,每天拎着上下班,累了还可以当板凳坐。

冯小刚是在拍电影,也是在带兵。他不仅为每个演员创造了一种真实的穿越式的生活体验,也是将自己带回到那场梦里。

拍到后期,文工团解散的那场戏,胡晓峰没在,他就是怕自己收不住。后来因为要调整,又拍了一场,他去了,镜头前镜头后的人哭成一团。“那些孩子私底下跟我讲,拍这场戏真伤身体,因为她们是真哭。在一起大半年,相互之间是真感情。”

那场戏,冯小刚也没扛住。拍摄结束,团就得散,剧组也得散,人不可能一直都待在梦里。所以他说:这是一部有温度的、情绪化的电影。这是大实话。

《我不是潘金莲》里,冯小刚力排众议,用方圆镜头做了一次美学上的创新。而在《芳华》里,他用了大量的流动的长镜头,创意和技术含量也都全面升级。其中一场6 分钟的战争戏,花了700 万元,全是实拍,没有电脑特效,炸点、演员表演、走位、摄影师的运动,上天入地,都要极其精准。他和演员们用了10 天时间去排演,一个镜头一气呵成,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芳华》所表现的不仅是唱歌跳舞,也有战争的残酷和勇敢的牺牲。

胡晓峰说,跟冯小刚合作了十多年,感受到他最大的变化是:从顺势而为到顺心而为。这一点在《芳华》里体现得最明显。“镜头是骗不了人的,你能从镜头里看出他的热爱、他的投入。一旦他真心喜欢了,你不让他认真不让他拍好都不行。”

冯小刚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是拍给他这个年纪的人看的,他更想让处在芳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去电影院看一看他们的父辈,在那个时代是如何恋爱、如何生活的。

“文工团的生活之于我,是最有色彩的回忆,非常美好。我的这部电影拍的就是美好。”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